《卜算子 寿谭光,用稼轩韵》

时间: 2025-01-10 18:37:37

骑竹博亲欢,不异儿时马。

历尽沧桑见太平,此乐谁知者。

一发楚人歌,千绕吴宫瓦。

琴韵书声偶间之,绮丽余波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骑竹博亲欢,不异儿时马。
历尽沧桑见太平,此乐谁知者。
一发楚人歌,千绕吴宫瓦。
琴韵书声偶间之,绮丽余波也。

白话文翻译:

骑着竹子嬉戏,欢快得就像儿时骑马一样。
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终于看到了太平盛世,这样的快乐又有谁能理解呢?
一声楚人的歌声,绕着吴宫的瓦砾回荡。
偶尔听见琴声和书声,这美妙的余音在空气中萦绕。

注释:

  • 骑竹:骑在竹子上,指一种轻松愉快的玩耍方式。
  • 博亲欢:博取亲密的欢笑、快乐。
  • 历尽沧桑: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世事变迁。
  • 楚人歌:指楚地的歌声,可能指代楚国的文化或民谣。
  • 吴宫瓦:吴国的宫殿,象征着历史与文化。
  • 琴韵书声:琴声和书声,代表了文化的熏陶与艺术的享受。
  • 绮丽余波:美丽的余音,暗示美好的艺术享受和情感的回响。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汪东,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而又富有深意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生活、自然和人情,风格清新流畅,富有情趣。
  •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社会相对稳定,人们渐渐享受着太平的生活。诗中表现出对平和生活的珍视与对美好文化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卜算子 寿谭光》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太平盛世的珍惜。开篇以“骑竹博亲欢”描绘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场景,仿佛让人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接着,诗人以“历尽沧桑见太平”来反衬这种快乐的得来不易,揭示出经历了无数风雨之后,才得以享受当下的安逸与快乐。诗中提到的“楚人歌”和“吴宫瓦”,不仅引起了历史的回忆,也让人感受到文化的传承与升华。最后,琴韵与书声的交融,象征着文化艺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传达出一种绮丽而又深邃的情感。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流畅的节奏,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文化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骑竹博亲欢:骑竹子玩耍,意在表现欢乐的童年时光。
    • 不异儿时马:与儿时骑马的快乐没有区别,反映出童心未泯。
    • 历尽沧桑见太平:经历了许多波折,现在终于见到了太平盛世。
    • 此乐谁知者:这种快乐又有谁能体会呢?感叹快乐的孤独。
    • 一发楚人歌:一声楚地的歌声,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怀念。
    • 千绕吴宫瓦:歌声环绕着吴国的宫殿,历史与文化交织。
    • 琴韵书声偶间之:偶尔听到的琴声和书声,生活中艺术的存在。
    • 绮丽余波也:美妙的余韵,象征着艺术的持久影响。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骑竹比作骑马,传达出快乐的感觉。
    • 对仗:如“琴韵书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多重意象描绘生活的丰富性。
  •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快乐童年与太平盛世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珍惜和对文化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与情感。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柔韧与坚强,代表着自然与快乐。
  • :代表着自由与童年。
  • 楚歌:象征着传统文化与历史的传承。
  • 吴宫:历史的象征,传达出对往昔的眷恋。
  • 琴书:文化艺术的象征,体现了生活的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骑竹象征了什么? A. 快乐的童年
    B. 哀伤的回忆
    C. 历史的沉重
    答案:A

  2. “历尽沧桑见太平”中的“沧桑”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生活
    B. 波折的经历
    C. 无忧无虑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琴韵书声”主要代表了什么? A. 生活的艰辛
    B. 文化的享受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 诗词对比: 比较汪东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但李白的诗更加豪放,强调饮酒作乐的洒脱,而汪东则更注重于内心的平和与文化的滋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 《中华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