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寺》

时间: 2025-01-27 03:33:37

佛废何关儒者事,要知开创亦辛勤。

居人公拆纯椤柱,巨室深藏旧记文。

钟已毁楼移出寺,石犹镌字徒为坟。

吾诗句句通阴骘,安得檀那子细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香山寺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佛废何关儒者事,要知开创亦辛勤。
居人公拆纯椤柱,巨室深藏旧记文。
钟已毁楼移出寺,石犹镌字徒为坟。
吾诗句句通阴骘,安得檀那子细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佛教衰落与儒家事务之间关系的思考,强调了创立与发展都需要辛勤努力。诗中提到有人拆毁了古老的柱子,巨大的房屋里隐藏着往日的文书。寺庙中的钟已毁坏,楼阁也迁出寺庙,只有石头上的文字仍然残存,成为无用的坟墓。诗人在此抒发了对佛教文化的惋惜与对自身诗歌的自信,认为自己的诗句能够传达深邃的意蕴,却不知那些年轻的僧人听不懂。


注释:

  • 佛废:指佛教衰落。
  • 儒者事:与儒家事务无关。
  • 辛勤:艰苦努力的意思。
  • 纯椤柱:古代寺庙的支柱,指拆毁的柱子。
  • 巨室:指庙宇中的大殿或房屋。
  • 钟已毁:指寺庙中的钟已经损坏。
  • 石犹镌字:石头上依然刻有文字。
  • 阴骘:深邃的道理或奥义。
  • 檀那子:指年轻的僧人或信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以豪放、清新、细腻的风格而闻名,常常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现象结合表达。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社会动荡、佛教衰落的时期,诗人以此诗反映对文化传承的关切,表达对佛教寺庙衰落的惋惜,寄托了对儒家文化的认同与珍视。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香山寺》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衰落的感慨与对儒家思想的坚持。诗中开篇即指出佛教的衰落与儒者的事务并无直接关系,令读者思考文化传承的艰辛。接着,诗人描绘了寺庙被拆毁的场景,拆除的柱子和深藏的文书,象征着文化的破灭与遗失。钟的毁坏和石头的字迹,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失落感,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文化的脆弱。

尽管诗中充满惋惜,但诗人并不沉溺于消极情绪,他在最后表达了自己诗歌的深邃与独特,认为自己的作品能够传达深奥的思想,却无奈于年轻的僧人无法理解。这种自信与无奈交织,使整首诗既有悲凉的底色,也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此外,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佛教的衰落与文化的传承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在文化变迁中的思考与自我定位。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文化的传承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佛废何关儒者事:佛教的衰落与儒家事务并无直接关系。
  2. 要知开创亦辛勤:要明白文化的创立需要艰苦的努力。
  3. 居人公拆纯椤柱:有人拆毁了古老的寺庙柱子。
  4. 巨室深藏旧记文:庙中大殿里还藏有往日的文书。
  5. 钟已毁楼移出寺:寺中的钟已毁坏,楼阁也迁出寺庙。
  6. 石犹镌字徒为坟:石头上刻的字仅是无用的坟墓。
  7. 吾诗句句通阴骘:我的诗句句句都能传达深邃的意蕴。
  8. 安得檀那子细闻:可惜年轻的僧人无法细细体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文化的衰落比作钟声的毁坏,表达文化的消逝。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象征:“石犹镌字”象征着文化的遗存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文化衰落的忧虑与对儒家价值的坚持,强调文化传承的艰辛与重要性,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自信的艺术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佛教:象征着信仰与文化的传承。
  • 柱子:代表着历史的支撑与文化的根基。
  •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文化的沉寂。
  • 石头:象征着永恒的文化印记,但又是无奈的遗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钟”象征着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财富的象征
    • C. 人生的短暂
    • D. 学问的深邃
  2. 填空题:诗的开头提到佛教的衰落与__无关。

  3. 判断题:诗人对自己的诗歌创作充满自信。(对/错)


答案:

  1. A
  2. 儒家事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by 李白
  • 《秋夕》 by 杜牧

诗词对比:

对比刘克庄的《香山寺》与王维的《鹿柴》,两者均展现了对自然与文化的思考,前者更侧重于文化的衰落与传承,后者则表现了对自然的宁静与哲理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介绍宋代诗人的作品及风格。
  • 《古诗文观止》 - 收录经典古诗词及其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