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台》
时间: 2025-01-10 22:42: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台行高。高以轩。下有水。清且寒。中有黄鹄往且翻。行为臣。当尽忠。愿令皇帝陛下三千岁。宜居此宫。鹄欲南游。雌不能随。我欲躬衔汝。口噤不能开。我欲负之。毛衣摧颓。五里一顾。六里徘徊。
白话文翻译:
在高台上行走,台子高得像轩窗。下面有水,清澈而寒冷。水中有只黄鹄在飞翔和翻转。作为臣子,我应尽心尽力,愿皇帝陛下万岁千秋,宜居此宫殿。那只鹄想要南飞,但雌性鹄不能随行。我想用嘴叼住你,但却无法张口。我想背负你,但羽毛已经摧毁,五里回头一顾,六里徘徊不前。
注释:
- 临台:指高台,寓意高远的志向。
- 黄鹄:一种野生的水鸟,象征自由与志向。
- 尽忠:尽心尽力为君服务。
- 三千岁:祝愿皇帝长寿。
- 雌不能随:雌鸟无法跟随雄鸟南飞,暗含悲切。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黄鹄”常用于古代诗词中象征理想与追求。传说中,黄鹄能够自由飞翔,象征志向与追求的自由。诗中表达了对皇帝的忠诚之情,以及对自由的渴望与无奈。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魏国的开国皇帝,文学家、政治家。其诗作多表现出个人情感与对国家的忠诚。
- 创作背景:创作于三国时期,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诗人以此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自由的渴望。
诗歌鉴赏:
《临高台》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意象的诗作。诗人在高台上行走,所见的清水与黄鹄成为情感的寄托,表现出一种孤独的高远。诗的开头描绘了高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随后引入对黄鹄的描写,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追求与挣扎。黄鹄的南飞与雌鸟的无法随行,隐喻着诗人内心的无奈与理想的难以实现。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皇帝的忠诚愿望,体现了对国家的责任感与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的使用上极为精妙,水的清寒与黄鹄的自由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责任的思考,传递出一种感伤而又坚定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临台行高”:在高台上走,暗示对远大理想的追求。
- “下有水,清且寒”:水的清澈与寒冷象征着清白与孤独。
- “中有黄鹄往且翻”:黄鹄自由飞翔,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行为臣,当尽忠”:作为臣子应尽心服务于君主。
- “愿令皇帝陛下三千岁”:祝愿皇帝长寿,体现忠诚。
- “宜居此宫”:希望皇帝安居乐业。
- “鹄欲南游,雌不能随”: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雌鸟无法随行象征无奈。
- “我欲躬衔汝”:表达对自由的渴望。
- “口噤不能开”:无法表达内心的无奈。
- “我欲负之,毛衣摧颓”:想要承担理想,但无力实现。
- “五里一顾,六里徘徊”:徘徊不前,表现出内心的挣扎。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高台比作理想的象征,水与黄鹄互为映照。
- 拟人:黄鹄的飞翔与雌鸟的无奈,赋予鸟类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使得整体韵律感增强。
-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责任的担当,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由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 高台:象征理想与追求的高度。
- 清水:象征清白与孤独。
- 黄鹄:象征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 皇帝:象征国家与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临高台》的作者是谁? A. 曹操
B. 曹丕
C. 王粲
D. 陶渊明 -
诗中提到的“黄鹄”象征什么? A. 富贵
B. 自由与理想
C. 忠诚
D. 归属 -
诗中表达了对皇帝的什么愿望? A. 长寿
B. 早逝
C. 离开
D. 旅行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临高台》与《登高》:两首诗均表达了对理想与责任的思考,但《登高》更侧重于对人生的感慨,而《临高台》则结合了对皇帝的忠诚与对自由的渴望。
参考资料:
- 《魏晋南北朝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三国演义》相关研究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