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福严》

时间: 2025-02-04 15:30:06

山下三日晴,山上三日雨。

不见祝融峰,还泝潇湘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离福严
作者:黄庭坚 〔宋代〕
山下三日晴,山上三日雨。不见祝融峰,还泝潇湘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下阳光明媚、山上却阴雨绵绵的景象。诗人看不见祝融峰,心中向往着潇湘的方向而去。

注释:

  • 祝融峰:传说中祝融是火神,祝融峰是指南岳衡山的主峰,象征着火焰和光明。
  • 潇湘:潇湘是指湘江,寓意着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故土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北宋著名的词人、诗人和书法家,代表作有《鹧鸪天》《清明》等。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

《离福严》创作的背景可能与诗人对山水的感悟和对故乡的思念有关。黄庭坚常常在游历中写诗,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离福严》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诗,诗人在山间旅行,见证了天气的变化,表达了人对大自然的感悟和对故乡的向往。开头两句“山下三日晴,山上三日雨”,通过对比展现了山地天气的多变,使人感受到自然的无常与美丽。接下来的“不见祝融峰”,则意味着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失落,祝融峰作为光明与热情的象征,在此处却无法看到,暗示了诗人对理想或目标的渴望而又不能实现的无奈。最后一句“还泝潇湘去”,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向往,潇湘水乡在诗中成为了温暖和安宁的象征,表现了对往昔的怀念。

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蕴含了深厚的情感,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意象,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情感依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下三日晴:山脚下已经连续三天是晴朗的天气,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2. 山上三日雨:而山顶却是连续三天的雨,形成强烈的天气对比,突显自然的变化无常。
  3. 不见祝融峰:在这样的天气下,诗人看不到象征光明的祝融峰,暗示心中的迷茫。
  4. 还泝潇湘去:诗人心中向往着潇湘,表现了对故乡的怀念与渴望。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山下三日晴,山上三日雨”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 象征:祝融峰象征光明与希望,而潇湘则象征思乡与温暖。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水的变化与内心的情感,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交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然的伟大与变化。
  • :象征忧愁与思念。
  • :象征希望与快乐。
  • 祝融峰:象征光明与理想。
  • 潇湘:象征故乡与温暖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下三日晴”与“山上三日雨”有什么样的对比?

    • A. 描绘不同的天气
    • B. 描绘不同的时间
    • C. 描绘不同的地点
  2. “祝融峰”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迷茫
    • B. 光明
    • C. 思乡
  3. 诗人对潇湘的向往体现了什么情感?

    • A. 忧伤
    • B. 怀念
    • C. 快乐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黄庭坚的《离福严》与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都描绘了山水的壮丽与变化,但黄庭坚更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而王安石则侧重于对自然景观的直接描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词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