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答陈元舆》

时间: 2025-01-27 03:36:21

平生所闻陈汀州,蝗不入境年屡丰。

东门拜书始识面,鬓发幸未成老翁。

官饔同盘厌腥腻,茶瓯破睡秋堂空。

自言不复娥眉梦,枯淡颇与小人同。

但忧迎笑花枝红,夜窗冷雨打斜风,秋衣沈水换薰笼。

银屏宛转复宛转,意根难拔如薤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平生所闻陈汀州,蝗不入境年屡丰。
东门拜书始识面,鬓发幸未成老翁。
官饔同盘厌腥腻,茶瓯破睡秋堂空。
自言不复娥眉梦,枯淡颇与小人同。
但忧迎笑花枝红,夜窗冷雨打斜风,
秋衣沈水换薰笼。银屏宛转复宛转,
意根难拔如薤本。

白话文翻译:

我一生所听说的陈汀州,蝗虫从未侵扰,年年丰收。
在东门拜书时第一次见到你,幸好我的鬓发还没有变白。
官府的佳肴让我厌倦了腥腻的味道,茶杯破碎让我在秋天的堂屋里无所事事。
我自言不再做美梦,心中枯淡几乎与小人无异。
唯一担忧的是迎接笑语的花枝红,夜晚窗外冷雨斜风袭来,
秋衣沉沉沦入水中,换上香气四溢的灯笼。银屏上曲折的影子反复盘旋,
我的意根难以拔除,如同薤本那样深深扎根。

注释:

  • 陈汀州:指的是一个地名,这里可能暗指某个丰收的地方。
  • 蝗不入境:蝗虫不侵扰,暗示该地丰收的好年景。
  • 东门拜书:表明诗人拜访朋友或书信交流。
  • 鬓发幸未成老翁:表达自己尚年轻,未到老态。
  • 官饔:指官府的饮食,说明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
  • 自言不复娥眉梦:指诗人不再追求美好的理想或梦想。
  • 意根难拔如薤本:比喻思想根深蒂固,无法轻易改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江西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苏轼的好友。他的诗以清新婉约、意境深远著称,常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创作背景:

《戏答陈元舆》写于黄庭坚与好友陈元舆的交往中,诗中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定与丰收的背景。

诗歌鉴赏:

《戏答陈元舆》是一首充满哲理与生活感悟的诗作。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反思。从首句“平生所闻陈汀州,蝗不入境年屡丰”开始,诗人就通过对陈汀州丰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叙述,展现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尤其是“官饔同盘厌腥腻,茶瓯破睡秋堂空”,不仅揭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也反映了他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诗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尽管诗人自认不再做“娥眉梦”,但“但忧迎笑花枝红”中的忧虑和渴望又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挣扎。最后的意象“银屏宛转复宛转,意根难拔如薤本”则深刻地揭示了个人思想的深厚与复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展现了黄庭坚对人生的深刻洞察与对生活的真实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生所闻陈汀州,蝗不入境年屡丰:诗人对陈汀州的美好记忆,暗示安定与丰收。
  • 东门拜书始识面,鬓发幸未成老翁:首次见面却未老去,表现出对年轻时光的珍惜。
  • 官饔同盘厌腥腻,茶瓯破睡秋堂空: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与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 自言不复娥眉梦,枯淡颇与小人同:自省不再追求理想,心境的枯淡和无奈。
  • 但忧迎笑花枝红,夜窗冷雨打斜风:忧虑与渴望的矛盾,描绘了秋夜的孤寂。
  • 秋衣沈水换薰笼:生活的琐碎与不安,暗示着诗人对生活的反思。
  • 银屏宛转复宛转,意根难拔如薤本:对思想深根的感慨与难以割舍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意根难拔如薤本”,生动形象地表达内心情感的根深蒂固。
  • 对仗:如“官饔同盘厌腥腻,茶瓯破睡秋堂空”,工整而富有节奏感。
  • 拟人:通过“夜窗冷雨打斜风”,赋予自然以情感,渲染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与理想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在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时的无奈与迷茫,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蝗虫:象征灾害与丰收的对比。
  • 秋衣:代表生活的琐碎与烦恼。
  • 银屏:象征内心的复杂与思维的扭转。
  • 花枝:象征美好与渴望的生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蝗不入境”象征什么? A. 灾害
    B. 丰收
    C. 贫穷
    答案:B

  2. 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态度如何? A. 满意
    B. 厌倦
    C. 期待
    答案:B

  3. 诗中“意根难拔如薤本”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理想的执着
    B. 对生活的厌倦
    C. 对思想的难以改变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黄庭坚 vs. 苏轼:两位诗人都关注生活与理想的矛盾,但黄庭坚更显内省与沉思,而苏轼则多了一份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黄庭坚诗文集》
  3.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