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山家暮春
作者:陆游 〔宋代〕
原文展示:
遶屋清阴合,缘堤绿草纤。
起蚕初放食,新麦已磨镰。
苦笋先调酱,青梅小蘸盐。
佳时幸无事,酒尽更须添。
白话文翻译:
屋外的清阴围绕着房子,堤边绿草柔嫩。
蚕宝宝刚开始吃桑叶,新麦子已经磨成了麦粉。
苦笋先用来调酱,青梅小块蘸着盐吃。
在这个美好的时节,正好没有事情可做,酒喝完了还得再添。
注释:
- 遶:绕着,环绕。
- 清阴:清凉的阴影,指树木的阴影。
- 缘堤:沿着堤岸。
- 纤:细长而柔弱。
- 起蚕:养蚕,开始放养蚕。
- 调酱:指用苦笋调配酱料。
- 佳时:美好的时光,指春天的好时光。
- 添:补充,增加。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及的起蚕和新麦,反映了农家生活的朴素与自然。此外,青梅和苦笋的搭配也显示了乡村生活的清淡与雅致,这是陆游诗中常见的乡土气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卧龙。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兴起与衰落,深感国破家亡之痛,作品多以爱国、怀乡为主题。
创作背景:
《山家暮春》写于陆游晚年,正值春季,诗人通过描绘田园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折射出他对社会动荡的无奈。
诗歌鉴赏:
《山家暮春》是一首描写春天田园生活的诗作,融入了陆游对乡村宁静生活的热爱与对繁忙世事的逃避。诗中通过清阴、绿草等意象,展现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春日景象。开头两句以自然景色入诗,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美丽。接下来的四句则将农事与饮食结合,展示了农家生活的恬淡与恣意。通过“苦笋”和“青梅”的细腻描写,诗人把日常生活的平凡与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一句“酒尽更须添”,不仅表达了对生活的满足感,也流露出一种悠闲自得的情绪,仿佛在告诉我们在喧嚣的世俗中,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快乐,才是人生的真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遶屋清阴合”:描绘了春日午后,屋外树影交织的宁静场景。
- “缘堤绿草纤”:描绘了堤岸边嫩绿的草地,生机勃勃。
- “起蚕初放食”:描写春天农家开始养蚕,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
- “新麦已磨镰”:新麦已经丰收,暗示着农作物的丰收。
- “苦笋先调酱”:苦笋作为春季时令菜,处处体现出乡村的饮食文化。
- “青梅小蘸盐”:青梅作为春天的特产,表现出生活的简单与朴素。
- “佳时幸无事”:在美好的时光里,正好没有事情可忙。
- “酒尽更须添”:酒喝完了,意指继续享受这份宁静与快乐。
-
修辞手法:
该诗中运用了比喻(如“清阴”)、对仗(如“起蚕”与“新麦”)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与韵律美。 -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人在优美环境中享受生活的哲学。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简单生活的追求与珍惜。
意象分析:
- 清阴:象征宁静和舒适的环境。
- 绿草:象征生命力和春天的生机。
- 苦笋、青梅:代表农村的日常饮食,体现了质朴的生活。
- 酒:象征着生活的享受和闲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清阴”指的是什么?
A. 阴雨天气
B. 清凉的阴影
C. 日落的余晖 -
“佳时幸无事”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A. 忧虑
B. 宁静
C. 忙碌 -
“酒尽更须添”说明了什么?
A. 诗人不喜欢喝酒
B. 诗人享受与朋友的欢聚时光
C. 诗人要去工作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反映了诗人的心情。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陆游的《山家暮春》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有对自然的赞美,但陆游更强调生活的简单与质朴,而王维则在意境上更显深邃,通过山水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的心境。两者在意象的使用和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哲学。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