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境》
时间: 2025-01-27 03:28: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境
作者: 陆游 〔宋代〕
发白未及童,齿摇未及脱,
正如一席饮,烧烛将见跋。
溪山环草舍,霜露侵布褐。
文章虽自力,亦已强弩末。
宁将垂老耳,更受世事聒?
匡庐入我梦,行已寄瓶钵。
白话文翻译:
白发还未完全显现,牙齿摇晃却没有掉落,
就像一场宴饮,烛光快要熄灭。
小屋四周环绕着溪水和山峦,霜露浸透了我那件粗布衣裳。
尽管我的文章是自我努力而成,但如今也已是强弩之末。
我宁愿在老年时,耳边不再受世俗喧嚣的打扰。
匡庐山的美景常常进入我的梦中,我的行囊已经寄托在酒瓶与钵盂之间。
注释:
- 发白:指头发变白,象征年老。
- 齿摇未及脱:牙齿虽然松动,但尚未掉落,暗示身体的衰老。
- 一席饮:指一场宴席,表示短暂的快乐时光。
- 烧烛将见跋:比喻时间的流逝,烛火即将熄灭。
- 溪山环草舍:描绘环境,表示诗人居住的地方。
- 霜露侵布褐:霜露浸透了粗布衣裳,暗指生活的艰辛。
- 强弩末:比喻力量减弱,指诗人的创作能力已不如往昔。
- 垂老耳:指老年时的状态,表达一种无奈情绪。
- 匡庐:指匡庐山,代表诗人向往的自然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以豪放、深沉著称,常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慨。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与金朝的对抗,忠贞报国的情怀贯穿其一生。
创作背景:这首《老境》是陆游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对衰老的无奈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纷扰世事的厌倦。
诗歌鉴赏:
《老境》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透过诗人对老年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宁静。诗的开篇通过“发白”与“齿摇”,描绘了老年特征,仿佛在告诉读者,岁月无情,人的身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老。而“正如一席饮,烧烛将见跋”则用宴席和烛光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宴席的欢乐终究会结束,正如生命的烛火终会熄灭。
接下来,诗人通过“溪山环草舍,霜露侵布褐”展现了他居住环境的自然美,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艰辛。诗人在自然中找到了些许的安慰,但生活的现实却无情地侵蚀着他的身心。
“文章虽自力,亦已强弩末”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自省与感慨,反映出他对往昔辉煌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最后的两句“宁将垂老耳,更受世事聒?匡庐入我梦,行已寄瓶钵”则是诗人对世俗喧嚣的拒绝,他宁愿沉浸于梦境与自然之中,寄情于山水,远离世俗的纷扰。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表现了诗人对老年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发白未及童:诗人用发白来象征老年,但他仍然保留着童年时期的纯真。
- 齿摇未及脱:此句反映身体的衰老,牙齿虽松动但未掉落,意味着身体的某种坚持。
- 正如一席饮,烧烛将见跋:宴席的短暂与烛火的即将熄灭,暗示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溪山环草舍:描绘了诗人周围自然环境的宁静,暗示诗人向往自然生活。
- 霜露侵布褐:生活的艰辛与自然的洗礼,这一细节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
- 文章虽自力,亦已强弩末:自我努力的创作能力已近尾声,表达了对创作的感慨。
- 宁将垂老耳,更受世事聒?:诗人对老年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
- 匡庐入我梦,行已寄瓶钵:最终回归自然与梦境,表现了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烧烛将见跋”比喻生命的短暂。
- 对仗:整首诗在节奏上有较好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如“匡庐”象征着理想的归宿。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老年生活展开,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诗人对自然与理想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白发:象征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 烛火: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溪山: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象征诗人内心向往的理想生活。
- 霜露:生活的艰辛与困苦,体现现实的残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老境》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陆游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发白未及童”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年轻
- B. 衰老
- C. 快乐
- D. 忧伤
-
“匡庐入我梦”中的“匡庐”指的是什么?
- A. 一座山
- B. 诗人家乡
- C. 一种生活方式
- D. 一种情感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登高》同样表现了对生命与自然的思考。
- 《春望》:杜甫的《春望》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内心的忧国忧民。
诗词对比:
- 陆游 vs. 杜甫:两位诗人都对生活有深刻的思考,但陆游更倾向于自然的宁静,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与国家命运。
参考资料:
- 书籍:《陆游诗文集》、《宋诗三百首》
- 文章:关于陆游的生平与作品分析的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