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坐凝光亭看麦
陈著 〔宋代〕
十日前来翠满腔,
重来二麦已摇黄。
春风亦自知艰食,
日夜吹嘘早熟香。
白话文翻译:
十天前我来这里,心中充满了青翠的麦田;
再来时,麦穗已经摇曳着变黄。
春风也知道农民的辛苦,
日日夜夜轻声吹拂,散发着麦子的香气。
注释:
字词注释:
- 翠满腔:形容心中充满了绿色的麦田。
- 摇黄:指麦子成熟,麦穗变黄。
- 艰食:艰辛的生活,指农民的辛苦。
- 吹嘘:指春风轻轻地吹拂,带出麦香。
典故解析: 在古代诗词中,麦子常常被用来象征丰收与辛勤的劳动,体现了农民的耕作与生活状态。春风的吹拂则寓意着春天的到来和新生的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字子恭,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为自然景物和农田生活的描写,笔调清新,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是麦子生长的关键时期,诗人通过观察麦田的变化,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农民辛苦耕作的现实,反映了农田生活的景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麦田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农田生活的热爱。诗中的“翠满腔”描绘了春天麦田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气息。而“重来二麦已摇黄”则隐含了时间的流逝与丰收的希望,反映了自然的循环和农民辛勤耕作的成果。后两句则表现了春风的温暖与麦子的香气,带有一种人性化的情感,仿佛春风也在关心农民的辛苦,给予他们鼓励和安慰。
整首诗的意境清新自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农田生活的深切理解与感慨,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劳动的尊重,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日前来翠满腔:十天前我来到这里,心中充满了对生机勃勃的麦田的赞美。
- 重来二麦已摇黄:再次来到时,麦子已经成熟,麦穗摇曳着变黄。
- 春风亦自知艰食:春风似乎也明白农民的辛苦与艰难生活。
- 日夜吹嘘早熟香:日日夜夜轻柔地吹拂,带来麦子的早熟香气。
修辞手法:
- 拟人:春风被赋予了人的情感,似乎在关心农民,表现出自然的亲切。
- 对仗:如“日夜吹嘘”和“艰食”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劳动的辛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自然的变化和农民的辛勤劳动,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体现了诗人对大地与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黄:象征成熟与丰收,代表着辛勤的成果。
- 春风:象征温暖和生命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翠满腔”是指什么?
- A. 绿色的麦田
- B. 秋天的景象
- C. 冬天的寒冷
-
“摇黄”指的是什么状态?
- A. 麦子成熟
- B. 麦子死亡
- C. 麦子生长
-
春风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寒冷
- B. 温暖与关怀
- C. 烈日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诗词对比:
- 比较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表现了对春天的感悟与对农田生活的关注,但杜甫更侧重于国家的忧患,而陈著侧重于个人的自然体验。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与陈著的诗歌在意象上有相似之处,却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