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山处过番石渡遭渡子无礼伤臂因韵二首》

时间: 2025-01-24 02:58:03

卧如龙奋亮当贵,射可猿通广欲飞。

谁料舟人为敌国,只应山鸟怪儒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卧如龙奋亮当贵,
射可猿通广欲飞。
谁料舟人为敌国,
只应山鸟怪儒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阔的场景:我如同龙一样舒展,精神焕发地迎接机遇;我想要像猿猴一样自由飞翔,穿越广阔的天地。然而,谁能想到,划船的人竟是敌国的士兵,难怪山中的鸟儿会对我这身儒生的衣服感到疑惑不已。

注释

  • 卧如龙:形容人的姿态如龙般蜿蜒、舒展,象征着气势磅礴。
  • 奋亮:奋发有力,光芒四射。
  • 射可猿:指猿猴的灵活,展现出一种自由与追求。
  • 舟人为敌国:暗示遭遇敌人,情境突变。
  • 山鸟怪儒衣:山中的鸟对诗人的儒生衣着感到奇怪,反映出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感。

典故解析

  • :在中国文化中,龙是权力与尊贵的象征,常用来比喻有才华、有志向的人。
  • :猿猴象征着灵活与自由,反映出诗人渴望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著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动荡的历史时期。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及个人情感的深刻体悟,风格独特,语言精炼。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旅行途中,可能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表现了他对自由的向往以及遭遇敌国时的无奈和孤独。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开篇的“卧如龙奋亮当贵”展示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通过对比“射可猿通广欲飞”,进一步揭示了他想要飞向更广阔天地的愿望。然而,转折的“谁料舟人为敌国”则突显了他身处敌境的窘迫,令人感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失落。最后一句“只应山鸟怪儒衣”以生动的意象结尾,既反映了身处异乡的孤独感,也暗示了诗人对自身身份的反思。这种情感的细腻与描写的生动,使整首诗充满了张力,激发读者的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卧如龙奋亮当贵:诗人自比龙,意在表明自己的志向与追求。
    • 射可猿通广欲飞:表达了对自由与灵活生活的向往。
    • 谁料舟人为敌国:突显突如其来的变化,表现出诗人的无奈。
    • 只应山鸟怪儒衣:表现出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不适应。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龙和猿,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严谨,修辞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由的渴望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感慨,揭示了人在逆境中的孤独与挣扎。

意象分析

  • :象征尊贵与力量,代表诗人的雄心壮志。
  • :象征自由与灵活,表达诗人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 :代表旅途与遭遇,暗示生活中不可预知的变化。
  • 山鸟:象征孤独与异乡的生疏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卧如龙奋亮当贵”中的“龙”象征什么?
    • A. 自由
    • B. 权力与尊贵
    • C. 孤独
  2. 诗人所面对的“舟人为敌国”意味着什么?
    • A. 友好的相遇
    • B. 突然的危险
    • C. 旅行的乐趣
  3. “只应山鸟怪儒衣”中的“山鸟”象征什么?
    • A. 归属感
    • B. 不安与陌生
    • C. 友谊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春望》中,同样表现了对国家动乱的无奈与失落,但在情感的表达上更显悲壮;而在李白的《将进酒》中,则强调了豪放与乐观的态度。两者与陈著的诗相比,分别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人生观。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美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