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
时间: 2025-02-04 16:11: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来苦无伴,风月独见知。
未尝费招呼,到处相娱嬉。
披襟万里快,弄影三更奇。
淋漓蜀苑酒,散落江楼诗。
狂歌撼山川,醉墨飞蛟螭。
聊将调俗子,更遣半生疑。
白话文翻译:
在老年时,我苦于没有伴侣,只有风和月能够理解我的心情。
从来不需要特意去招呼,四处游玩总能找到乐趣。
披开衣襟,感受万里风光的快意,夜深时与影子嬉戏,奇妙无比。
在蜀地的酒馆中痛快地喝酒,诗句在江楼间散落。
放声高歌能够震撼山河,醉酒挥毫间,龙和蟠螭在纸上飞舞。
随意调侃那些世俗之人,让我心中更添几分疑惑。
注释:
字词注释:
- “老来”:指年老时。
- “独见知”:只有风月能够理解我。
- “招呼”:指邀请或呼唤。
- “披襟”:指打开衣襟,形象化的表达心情的畅快。
- “弄影”:与影子玩耍,形容夜晚的轻松与乐趣。
- “狂歌撼山川”:形容歌声震撼大自然。
- “醉墨”:形容在醉意中写字的状态。
- “调俗子”:指调侃世俗之人。
典故解析:
- “蜀苑酒”:指四川地区的美酒,暗示诗人在品酒时的惬意。
- “江楼诗”:指在江边高楼上作诗,表现诗人闲适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情感真挚,常以爱国情怀为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表达了他在孤独中寻求乐趣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反映了其爱国情怀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陆游的《风月》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透过老年的孤独,展现了诗人在风月之中寻求情感寄托的心境。诗的开头便切入主题,表达了老来无伴的孤独感,但又通过风月的陪伴,展示了他不屈的生命态度。诗中“披襟万里快,弄影三更奇”一句,意象鲜明,既有对自然的敏感,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在饮酒作诗的场景中,陆游以“淋漓蜀苑酒,散落江楼诗”描绘了醉酒后那种痛快淋漓的感觉,诗句随意洒落,显示了他对艺术的自由追求和对世俗的超然。结尾的“聊将调俗子,更遣半生疑”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的反思与质疑,他在狂歌与醉墨中,寻找生活的意义。
整首诗以自然、饮酒、诗歌为意象,构建出一个既孤独又热烈的氛围,体现了陆游在孤独中追求快乐的生活态度,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来苦无伴,风月独见知。
诗人感叹自己年老时孤单无伴,只有风和月能够理解他的心情。 -
未尝费招呼,到处相娱嬉。
不需要特意招呼,四处游玩总能找到乐趣,表现出一种随性和自在。 -
披襟万里快,弄影三更奇。
打开衣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夜晚与影子嬉戏,充满乐趣与奇妙感。 -
淋漓蜀苑酒,散落江楼诗。
在蜀地的酒铺痛快饮酒,写下的诗句随意洒落,表现惬意的生活状态。 -
狂歌撼山川,醉墨飞蛟螭。
高歌劲舞,歌声震撼大自然,醉酒时的书法如飞舞的龙与蟠螭。 -
聊将调俗子,更遣半生疑。
随意调侃那些世俗之人,反映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疑惑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醉墨飞蛟螭”比喻诗人的书法如同龙与蟠螭自由飞舞,展现艺术的生动。
- 对仗: 整首诗在意象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如“风月”与“招呼”,表现出孤独与自然的对立。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在老年孤独中的自我解脱与对生活的热爱,展现出他在风月中寻找乐趣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自然的陪伴,他在孤独中依旧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与创造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月: 代表自然与哲学,象征诗人的情感寄托与生活的乐趣。
- 酒: 象征放纵与自由,表现诗人对生活的享受。
- 山川: 代表大自然的壮丽,体现诗人内心的激情与豪情。
- 影子: 反映孤独与陪伴,象征诗人在夜晚的思索与自我对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风月”象征什么?
A. 朋友 B. 自然 C. 孤独 D. 酒 -
“淋漓蜀苑酒”中的“蜀苑”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四川 B. 湖南 C. 浙江 D. 北京 -
诗人对世俗的态度是什么?
A. 赞同 B. 质疑 C. 忽视 D. 追随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酒的热爱和人生的感慨。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现对亲人的思念与孤独感。
诗词对比:
- 陆游的《风月》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但陆游更多地体现了孤独与思考,而李白则强调豪放与纵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收录陆游的诗作,帮助深入理解其创作背景。
- 《宋代诗词鉴赏》:对宋代诗词的风格与特征进行分析,提供更广泛的背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