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丐士
陆游
志士宁闻毕世穷,此间从古混蛇龙。
尚能忍耻墦间祭,安用追惭饭后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志士宁愿听闻一生贫穷,也不愿意在这儿与混混为伍。即使能忍受耻辱,在乞丐中作祭祀,何必去追求在饭后敲钟的羞愧呢?
注释
- 志士:有志于大业的人。
- 宁:宁愿,表示选择。
- 毕世穷:一生贫穷。
- 混蛇龙:形容混混、恶人,指那些不务正业的人。
- 尚能:尚且能够。
- 忍耻:忍受耻辱。
- 墦间祭:在乞丐中作祭祀,指在卑微的地位上做一些不光彩的事情。
- 追惭:追求羞愧,指追求不光彩的事情。
典故解析
“混蛇龙”最早出现在古代典籍中,用以形容那些不务正业、低贱的角色。诗中有对比之意,志士与混混形成鲜明对照,表现出志士的高尚与不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陆游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尤其在国家灭亡后的生活中,他的诗作多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失落。
创作背景:此诗应是在陆游晚年创作,反映了他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及对志士的期盼。表明他宁愿过贫穷的生活,也不愿与不道德之人同流合污。
诗歌鉴赏
《赠丐士》是陆游以直白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愤懑。诗中以“志士”与“混蛇龙”的对比,揭示出作者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陆游通过极简的词汇,却让人感受到沉重的情感,展现了志士的高洁与混混的卑劣。尤其在最后两句,通过对耻辱的忍耐与追求,抒发了对社会风气的强烈不满。整首诗不仅仅是对乞士的赠予,更是对那些志士理想的赞美与呼唤,令读者在品味文字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那份深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志士宁闻毕世穷:志士宁愿听闻自己一生贫穷的消息,表现出志士的坚定立场。
- 此间从古混蛇龙:在这里(指社会)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低俗之人,显示出社会的堕落。
- 尚能忍耻墦间祭:即使能忍受耻辱,在乞丐中做祭祀,表达了对底层生活的无奈与无助。
- 安用追惭饭后钟:何必去追求在饭后敲钟的羞愧,讽刺那些追求虚荣而忽视道德的人。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志士”与“混蛇龙”的对立,突显志士的高尚。
- 反问:最后一句使用反问句式,增强了语气的强烈与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志士理想的追求与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控诉,强调了道德与理想的重要性,表现出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者的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志士:象征着理想与坚持。
- 混蛇龙:象征着社会的堕落与不堪。
- 耻辱:象征着个人的道德底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志士”指的是哪种人?
- A. 有志于大业的人
- B. 乞丐
- C. 富翁
- D. 官员
-
“混蛇龙”在诗中指的是?
- A. 志士
- B. 低贱之人
- C. 诗人
- D. 名士
-
诗中表现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态度是?
- A. 满意
- B. 失望
- C. 不关心
- D. 忽视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陆游
- 《浣溪沙》 - 李清照
诗词对比:
- 陆游与李清照的作品往往反映出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虽然二者的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与坚持。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歌选》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