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建兴苑诗》
时间: 2025-01-11 12:42:03意思解释
游建兴苑诗
作者: 纪少瑜 〔南北朝〕
原文展示:
丹陵抱天邑,紫渊更上林。
银台悬百仞,玉树起千寻。
水流冠盖影,风扬歌吹音。
踟蹰怜拾翠,顾步惜遗簪。
日落庭光转,方幰屡移阴。
终言乐未极,不道爱黄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建兴苑的美丽景色:丹陵环抱着城市,紫渊的山林更显幽深。高耸的银台如同悬挂在空中,玉树直指云霄。水面上映出华丽的冠盖影子,微风中传来悠扬的歌声。身处此地,我流连忘返,拾起翠叶,心中怜惜;回头望去,似乎在留恋那遗落的簪子。夕阳西下,庭院的光影不断变换,我的步伐也随之改变。最终我只能说,快乐的时光似乎还未结束,怎能去贪恋那些虚幻的黄金呢?
注释:
- 丹陵:指丹色的山陵,象征美丽的自然景色。
- 紫渊:深色的山水,给人以神秘感。
- 银台:指高耸的建筑或平台,象征华贵。
- 玉树:象征高贵、优雅的树木。
- 踟蹰:犹豫、徘徊的样子。
- 拾翠:指在草地上捡拾翠绿的植物。
- 顾步:回头看,留意脚下的步伐。
- 方幰:指手中的扇子,形状方正。
- 乐未极:快乐的事情似乎还没有结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纪少瑜是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作常呈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体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但作者通过描绘美丽的园林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当下快乐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游建兴苑诗》是一首充满自然美和人文情感的诗。整首诗以建兴苑为背景,描绘出一个既现实又理想的美好场景。诗中的“丹陵”、“紫渊”以及“银台”、“玉树”都展现了自然的瑰丽与人文的华美。诗人在游览之际,感受到自然之美与人间欢乐,流连于此,表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诗的前半部分将自然景色与建筑相结合,富有层次感,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水流与风声的描写更是使人感受到一股生动的气息。后半部分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徘徊于美丽的景致与遗落的物品之间,透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结尾处“终言乐未极,不道爱黄金”更是升华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淡泊与对精神享受的追求,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丹陵抱天邑:描绘了青山环绕着城市的美丽景象。
- 紫渊更上林:紫色的深渊与茂密的林木交相辉映。
- 银台悬百仞:高耸的银台如同悬挂在空中,显得极其壮观。
- 玉树起千寻:象征高贵的玉树直插云霄,形态优雅。
- 水流冠盖影:水面上映出华丽的车辆和人的影子。
- 风扬歌吹音:微风中传来悠扬的歌声,富有动态美。
- 踟蹲怜拾翠:诗人流连于此,拾起美丽的翠绿植物。
- 顾步惜遗簪:回头望去,留恋那遗落的簪子。
- 日落庭光转:夕阳西下,庭院的光影不断变化。
- 方幰屡移阴:手中扇子随着光影的变化而摇动。
- 终言乐未极:最终说快乐的时光似乎还未结束。
- 不道爱黄金:不去贪恋那些虚幻的财富。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银台悬百仞”,将建筑比作悬空的银色台阶。
- 拟人:如“水流冠盖影”,赋予水流以生命,体现出动态美。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多为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瞬间快乐的珍惜,表达了诗人对物质世界的淡泊与对精神享受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丹陵:象征自然的美丽。
- 紫渊:象征深邃与神秘。
- 银台、玉树:象征华贵与优雅。
- 水流、风:象征生命的流动与音乐的韵律。
- 拾翠、遗簪:象征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的“银台”象征什么? A. 物质财富
B. 高贵的建筑
C. 自然景色
D. 人间悲欢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紫渊”给人以_____感。
-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对/错)
答案:
- B
- 神秘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的作品,描绘了夜晚的江边风光,表达对历史的感慨。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经典之作,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现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登高》与《游建兴苑诗》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登高》更多着眼于人生的感慨与孤独,而《游建兴苑诗》则传达了一种对当下快乐生活的珍惜和享受。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歌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