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记得年时想荼》
时间: 2025-02-04 15:35: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眼儿媚·记得年时想荼
作者: 汪元量 〔宋代〕
记得年时想荼。蝴蝶满园飞。
一双宝马,两行箫管,月下扶归。
而今寂寞人何处,脉脉泪沾衣。
空房独守,风穿帘子,雨隔窗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回忆起年轻时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想起那时蝴蝶在花园中飞舞的景象。那时我与爱人一同骑马,月光下伴着悠扬的箫声归来。如今却是孤寂无依,不知此刻身在何方,泪水湿透了衣襟。独自守着空房,风透过帘子吹来,雨水隔着窗户落下。
注释:
- 想荼:意指对美好生活或爱情的向往,"荼"原为植物,此处引申为美好。
- 蝴蝶满园飞:描绘春日花园的生机勃勃,象征着青春与活力。
- 宝马:指代高贵的马,象征富贵与美好的生活。
- 箫管:古代乐器,营造出悠扬的音乐氛围。
- 脉脉泪沾衣:形容因思念而流泪,泪水浸湿了衣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元量,字子云,号梅溪,宋代诗人,以词作见长,其作品多描写爱情、自然及人生感悟,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汪元量的青春时期,正值他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青春年华的怀念和对美好爱情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眼儿媚·记得年时想荼》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感人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当前孤寂生活的无奈。开头以“记得年时想荼”引入,直接展现了对青春的追忆,接着用“蝴蝶满园飞”描绘生动的春日场景,象征着无忧无虑的青春年华。接下来的“宝马”、“箫管”则进一步刻画出一种富贵与浪漫的氛围,仿佛在诉说那段美好的爱情时光。
而后半部分则是情感的转折,“而今寂寞人何处”将读者带入孤独的现实,强烈的对比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时光的流逝。作者通过“脉脉泪沾衣”表现出对旧爱的思念,情感愈发浓烈。最后“空房独守,风穿帘子,雨隔窗儿”则营造出一种孤独凄凉的气氛,风雨交加,似乎在诉说着内心的苦闷与无奈。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美好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生活的感慨,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记得年时想荼:开篇便设定了怀旧的基调,点明主题。
- 蝴蝶满园飞:生动描绘出春天的生机,象征着青春的活力。
- 一双宝马,两行箫管,月下扶归:描绘出美好的爱情场景,表达了对那段时光的珍视。
- 而今寂寞人何处,脉脉泪沾衣:情感转折,表现孤独与思念。
- 空房独守,风穿帘子,雨隔窗儿:营造出孤独的氛围,感叹时光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春比作蝴蝶,生动形象。
- 对仗:如“一双宝马,两行箫管”,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拟人:风穿帘子,雨隔窗儿,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对青春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无奈,展现出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蝴蝶:象征青春、美好和自由。
- 宝马:象征富贵、奢华与幸福。
- 箫管:象征音乐、爱情与浪漫。
- 泪水:象征思念与失落。
- 空房:象征孤独与寂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 A. 生死离别
- B. 对青春的怀念
- C. 对自然的赞美
-
“蝴蝶满园飞”中的蝴蝶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脆弱
- B. 青春与美好
- C. 忧伤与孤独
-
词中表达人孤独感的意象是什么?
- A. 花园
- B. 空房
- C. 明月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周邦彦《兰亭集序》
诗词对比:
- 比较汪元量的《眼儿媚·记得年时想荼》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李清照的词更强调女性内心的细腻情感,汪元量则更侧重于爱情的渴望与孤独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汪元量研究》
这些书籍将帮助进一步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