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道中二首》
时间: 2025-02-04 15:31: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来大醉别衡阳,
今日长吟下楚湘。
翠藻青苹鱼市井,
白苹红蓼雁家乡。
江云起处蒙蒙湿,
山雨来时阵阵凉。
欹枕不禁肝肺热,
汪然流涕惜兴亡。
白话文翻译:
昨夜酒醉告别了衡阳,
今天我在楚湘吟唱。
在水边,青绿色的水草和青苹映入眼帘,
白苹和红蓼让我想起了家乡的雁阵。
江面上的云雾弥漫潮湿,
山间的雨点阵阵凉爽。
我斜倚在枕头上,难以抑制心中的热情,
潸然泪下,感叹兴亡的无常。
注释:
- 衡阳:衡阳为湖南省的一座城市,诗人此处提到是告别的地方。
- 楚湘:指楚地和湘江,楚地为古代楚国的所在,湘江是流经湖南的主要河流。
- 翠藻青苹:翠绿的水草和青苹,代表着生机与自然的美好。
- 白苹红蓼:白色的苹菜和红色的蓼草,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江云:指江面上的云雾,给人以湿润的感觉。
- 山雨:指山中的雨,带来清新的气息。
- 欹枕:指侧卧在枕头上,表达诗人的疲惫和思考。
典故解析:
该诗并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与感慨。同时,诗中“惜兴亡”一句,暗含了对历史兴衰变化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元量,生活在宋代,是一位颇具才华的诗人,擅长山水诗。他的诗作常蕴含深厚的自然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旅途之中,诗人在酒后告别故乡,踏上前往楚湘的旅程。诗中描绘了沿途的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南岳道中二首》以其清新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引人入胜。诗的开头通过“夜来大醉别衡阳”引入,展示了诗人对于故乡的依依不舍。接下来的描绘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楚湘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愁苦。翠藻、青苹、白苹、红蓼等描写不仅勾勒出自然的美,也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
“江云起处蒙蒙湿,山雨来时阵阵凉”两句,通过对自然天气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似乎在感受到自然的同时,也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变迁。最后两句“欹枕不禁肝肺热,汪然流涕惜兴亡”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挣扎与对历史兴亡的深刻反思,感情真挚而深邃。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故乡与历史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夜来大醉别衡阳:夜晚醉酒告别衡阳,表达对故乡的依依不舍。
- 今日长吟下楚湘:今天在楚湘吟唱,显示旅途中的情感释放。
- 翠藻青苹鱼市井:描绘水边的美丽景象,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 白苹红蓼雁家乡:白苹和红蓼让人想起故乡的情景,表达思乡之情。
- 江云起处蒙蒙湿:江上的云雾弥漫,营造出阴湿的自然氛围。
- 山雨来时阵阵凉:山中雨点阵阵,带来清爽,象征着自然的变幻。
- 欹枕不禁肝肺热:侧卧无法抑制内心的热情,表现情感的激烈。
- 汪然流涕惜兴亡:潸然泪下,感叹历史的兴衰,抒发对时事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自然景象比喻内心情感。
- 对仗:如“翠藻青苹”和“白苹红蓼”,展现了平衡美。
- 拟人:自然元素被赋予感情,使景生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衡阳:故乡的象征。
- 楚湘:旅途的目的地,代表新的开始。
- 翠藻青苹:自然的美好与生机。
- 白苹红蓼:思乡情感的寄托。
- 江云与山雨:自然的变化,象征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衡阳”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湖南省的一座城市
- B. 湖北省的一座城市
- C. 江西省的一座城市
-
“欹枕不禁肝肺热”中“肝肺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激动与忧伤
- C. 疲惫
-
诗中提到的“白苹红蓼”代表什么?
- A. 自然美景
- B. 思乡情
- C. 生活烦恼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汪元量的诗更强调对故乡的思念,而王维则侧重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