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荒地老物消磨,赢得诗人感慨多。
两鬓黄尘秋色里,又投东胜过黄河。
白话文翻译
天地荒凉,岁月无情,万物都在消逝,让人感慨良多。
在黄尘满头、秋色萧瑟的时节,我再一次踏上前往东胜的旅途,跨过黄河。
注释
- 天荒地老:形容天地之间的时间久远和变化无常。
- 物消磨:指事物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失。
- 赢得:获得、得到。
- 两鬓:指两侧的头发。
- 黄尘:指尘土,常用来形容环境的萧条和恶劣。
- 东胜:指东胜神洲,传说中的一个美好地方。
-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秉忠,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歌创作见长。他的作品常常充满哲理,关注人生与自然的关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东胜道中》创作于一个旅途之中,诗人借景抒情,通过自然景观反映内心的感慨与思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却富有内涵的语言,描绘了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慨。首句“天荒地老物消磨”就直接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感慨,天地虽广阔,却也难逃时间的侵蚀。随后的“赢得诗人感慨多”则引出了诗人的情感,人生的旅途总是伴随着对过往的回忆与思考。
“黄尘秋色”中的“黄尘”不仅描绘了秋天的萧瑟,也暗示了生活中的艰辛与困苦,而“秋色”则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衰退与凋零。最后一句“又投东胜过黄河”则带有一种积极向上的追求,尽管面临消逝与苦难,诗人依然选择向前,带着对理想的向往,踏上新的征程。
整首诗在情感上交织着忧伤与希望,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积极态度。诗人以个人的旅程引发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展现了一种哲学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荒地老物消磨:时间的流逝让天地都显得荒凉,万物都在不断消逝。
- 赢得诗人感慨多:诗人因此产生了很多感慨与思考。
- 两鬓黄尘秋色里:在黄尘与秋色交织的环境中,诗人的头发已经沾染了岁月的痕迹。
- 又投东胜过黄河:诗人再次踏上前往理想之地的旅程,跨越黄河,象征着追求理想的决心。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天荒地老”“物消磨”互相照应,形成对仗美。
- 意象:黄尘与秋色象征人生的艰辛与衰退,构成了诗的情感背景。
- 比喻:将人生比作旅途,强调追求理想的重要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集中在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的追求之上,表现出一种在苦难中仍然向前的坚韧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荒地老:象征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
- 黄尘:象征生活的艰辛与尘世的烦扰。
- 秋色:象征生命的衰退与成熟。
- 东胜:象征理想与追求的彼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天荒地老”指的是: A. 时间的流逝
B. 地方的荒凉
C. 物品的消失 -
诗人感慨的原因是: A. 旅途的疲惫
B. 时间的无情
C. 自然的美丽 -
“黄尘秋色”中的“黄尘”主要象征: A. 生活的美好
B. 生活的艰辛
C. 生活的快乐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东胜道中》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是表现人生旅途中的思考与感慨之作,前者更强调对时间的感慨,后者则注重对友情与人生选择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选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