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城秋暮海棠》

时间: 2025-02-04 16:16:23

锦城海棠妙无比,秋光染出胭脂蕊。

日照殷红如血鲜,箭砂妆粒真珠子。

玉环着酒睡初觉,脸薄粉香泪如洗。

绛纱穿露水晶圆,笑杀荷花守红死。

蜀乡海棠根本别,有色有香成二美。

春花开残秋复花,簸弄东君权不已。

锦袍公子汗血驹,宾客喧哗间朱紫。

有酒如池肉如山,银烛千条照罗绮。

萧娘十八青丝发,手把金锺歌皓齿。

神仙艳骨世所无,歌声直入青云里。

江南倦客惨不乐,鸣笛哀筝乱人耳。

干戈满地行路难,屏里吴山数千里。

遥怜花国化青芜,浪蕊浮花敢欣喜。

草堂无诗花无德,窃号花仙宁不耻。

春花撩乱亦可怜,秋花烂熳何为尔。

花前妙舞曲未终,红雪纷纷落流水。

薄命佳人只土尘,抛盃拔剑长歌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锦城秋暮海棠
作者: 汪元量 〔宋代〕

锦城海棠妙无比,
秋光染出胭脂蕊。
日照殷红如血鲜,
箭砂妆粒真珠子。
玉环着酒睡初觉,
脸薄粉香泪如洗。
绛纱穿露水晶圆,
笑杀荷花守红死。
蜀乡海棠根本别,
有色有香成二美。
春花开残秋复花,
簸弄东君权不已。
锦袍公子汗血驹,
宾客喧哗间朱紫。
有酒如池肉如山,
银烛千条照罗绮。
萧娘十八青丝发,
手把金锺歌皓齿。
神仙艳骨世所无,
歌声直入青云里。
江南倦客惨不乐,
鸣笛哀筝乱人耳。
干戈满地行路难,
屏里吴山数千里。
遥怜花国化青芜,
浪蕊浮花敢欣喜。
草堂无诗花无德,
窃号花仙宁不耻。
春花撩乱亦可怜,
秋花烂熳何为尔。
花前妙舞曲未终,
红雪纷纷落流水。
薄命佳人只土尘,
抛盃拔剑长歌起。

白话文翻译:

锦城的海棠花真是无与伦比,
秋光把它的花蕊染成了胭脂色。
阳光照射下的殷红花瓣鲜艳如血,
像箭砂装点的珠子般光彩夺目。
玉环喝酒后刚醒,
脸上淡淡的粉香,泪水如洗。
绛色纱衣下露水晶圆,
笑得荷花也为之凋零。
蜀地的海棠花根本与众不同,
既有色彩又有芬芳,成就了两种美。
春花凋谢后秋天再开,
东君的权力总是被操纵。
锦袍公子骑着汗血宝马,
宾客喧闹间朱紫交错。
酒如池水肉似山珍,
无数银烛照亮华丽的罗绮。
萧娘的青丝发如十八岁,
一手捧着金锺,笑露白齿。
这神仙般的艳骨在世上是无与伦比,
她的歌声直入青云之上。
江南的游子心情惨淡不乐,
笛声与筝声交错,扰乱人耳。
满地干戈行路艰难,
屏风后吴山绵延数千里。
我怜花国化为青芜,
浪花浮动却敢欣喜。
草堂无诗花无德,
自称花仙也不觉得羞耻。
春花虽撩乱也令人怜惜,
秋花的烂漫又有何意义呢?
花前的舞曲未曾终止,
红雪纷纷落入流水。
薄命的佳人不过是土尘,
她抛杯拔剑,长歌而起。

注释:

  1. 锦城: 指的是成都,因其繁华和美丽而得名。
  2. 海棠: 一种美丽的花,象征着美好和爱情。
  3. 胭脂蕊: 形容花蕊如同胭脂般鲜艳。
  4. 玉环: 指古代的一种装饰,可能寓意美人的名字。
  5. 绛纱: 深红色的纱,象征华丽和高贵。
  6. 蜀乡: 指四川地区,海棠花的产地。
  7. 东君: 春天的神,掌管春天的到来。
  8. 汗血驹: 古代名马,象征富贵与地位。
  9. 萧娘: 可能是指一位美丽的女子。
  10. 薄命佳人: 指命运多舛的美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伯雄,号紫山,宋代文学家,出生于四川,擅长诗词,尤以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著称。他的作品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季,汪元量通过对海棠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薄命佳人的感慨。诗中融入了对社会生活的观察,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锦城秋暮海棠》是一首意象丰富、情感深邃的诗作。首先,诗人以“锦城海棠妙无比”开篇,直接引入主题,充满了对海棠花的赞美。海棠花在诗中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美好情感的象征。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描绘了海棠花在阳光下的鲜艳、娇嫩,仿佛在与秋光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诗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意象更加生动。比如“日照殷红如血鲜”,通过鲜明的色彩对比,突出了海棠花的生命力与美丽。而“薄命佳人”一句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美好与脆弱的双重感慨,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此外,诗中描绘的场景与人物不仅展现了海棠的美丽,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喧嚣与人们的生活状态。通过对“公子”和“宾客”的描写,诗人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浮华与虚假。而“江南倦客惨不乐”则为全诗增添了一丝忧伤的色彩,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总的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海棠花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人生无常的哲思,形成了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锦城海棠妙无比: 描绘海棠花的美丽,直接引入主题。
  • 秋光染出胭脂蕊: 秋天的阳光让花蕊显得更加鲜艳。
  • 日照殷红如血鲜: 形容花瓣在阳光下的色彩鲜亮。
  • 箭砂妆粒真珠子: 比喻花瓣的光泽像珠子一样亮丽。
  • 玉环着酒睡初觉: 描述美人初醒的情景,暗含酒醉的状态。
  • 脸薄粉香泪如洗: 形容女子的面容和眼泪,展示了她的美丽与脆弱。

修辞手法:

  • 比喻: 例如“日照殷红如血鲜”,通过对比增强了视觉效果。
  • 拟人: 诗中有对花的描述,赋予其情感与生命。
  • 对仗: 诗句之间的工整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海棠花的美丽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薄命佳人的感慨。诗人用海棠花的绚烂与自身情感的脆弱形成对照,揭示了生活的复杂与多样。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棠: 象征美丽与爱情,常与女性相关联。
  • 秋光: 代表着成熟与凋零,也隐喻着人生的无常。
  • 泪水: 代表着伤感与脆弱,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 象征着欢愉与放纵,同时也暗示着人生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锦城”指的是哪个城市?

    • A. 北京
    • B. 成都
    • C. 南京
    • D. 西安
  2. 诗中提到的“薄命佳人”是指怎样的人?

    • A. 富贵的女子
    • B. 命运多舛的美人
    • C. 忍辱负重的女性
    • D. 无忧无虑的少女
  3. “日照殷红如血鲜”中的“如血鲜”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 海棠花的颜色
    • B. 酒的颜色
    • C. 夕阳的颜色
    • D. 女人脸上的红晕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清照的《如梦令》
  2. 白居易的《琵琶行》
  3.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汪元量的《锦城秋暮海棠》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与情感,但汪元量更多关注秋天的凋零与美丽,李清照则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 《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锦城海棠妙无比,秋光染出胭脂蕊。下一句是什么

日照殷红如血鲜,箭砂妆粒真珠子。上一句是什么

日照殷红如血鲜,箭砂妆粒真珠子。下一句是什么

玉环着酒睡初觉,脸薄粉香泪如洗。上一句是什么

玉环着酒睡初觉,脸薄粉香泪如洗。下一句是什么

绛纱穿露水晶圆,笑杀荷花守红死。上一句是什么

绛纱穿露水晶圆,笑杀荷花守红死。下一句是什么

蜀乡海棠根本别,有色有香成二美。上一句是什么

蜀乡海棠根本别,有色有香成二美。下一句是什么

春花开残秋复花,簸弄东君权不已。上一句是什么

春花开残秋复花,簸弄东君权不已。下一句是什么

锦袍公子汗血驹,宾客喧哗间朱紫。上一句是什么

锦袍公子汗血驹,宾客喧哗间朱紫。下一句是什么

有酒如池肉如山,银烛千条照罗绮。上一句是什么

有酒如池肉如山,银烛千条照罗绮。下一句是什么

萧娘十八青丝发,手把金锺歌皓齿。上一句是什么

萧娘十八青丝发,手把金锺歌皓齿。下一句是什么

神仙艳骨世所无,歌声直入青云里。上一句是什么

锦城海棠妙无比,下一句是什么

秋光染出胭脂蕊。上一句是什么

秋光染出胭脂蕊。下一句是什么

日照殷红如血鲜,上一句是什么

日照殷红如血鲜,下一句是什么

箭砂妆粒真珠子。上一句是什么

箭砂妆粒真珠子。下一句是什么

玉环着酒睡初觉,上一句是什么

玉环着酒睡初觉,下一句是什么

脸薄粉香泪如洗。上一句是什么

脸薄粉香泪如洗。下一句是什么

绛纱穿露水晶圆,上一句是什么

绛纱穿露水晶圆,下一句是什么

笑杀荷花守红死。上一句是什么

笑杀荷花守红死。下一句是什么

蜀乡海棠根本别,上一句是什么

蜀乡海棠根本别,下一句是什么

有色有香成二美。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