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彦博觅洞庭柑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1-22 00:53:26

踰淮为枳信堪奴,珍植何分楚与吴。

不但居家有遗帖,酿成赋辱长公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踰淮为枳信堪奴,珍植何分楚与吴。 不但居家有遗帖,酿成赋辱长公苏。

白话文翻译:

跨越淮河的枳实确实值得珍视,珍贵的植物何必区分楚地与吴地。 不仅家中留有前人的遗帖,酿造的诗赋也使长公苏轼感到羞辱。

注释:

  • 踰淮为枳:指枳实,因枳树在淮河以南生长良好,故称。
  • 信堪奴:确实值得珍视。
  • 珍植:珍贵的植物。
  • 何分楚与吴:何必区分楚地与吴地,意指不分地域。
  • 遗帖:前人留下的书信或文稿。
  • 酿成赋:创作的诗赋。
  • 辱长公苏:使长公苏轼感到羞辱,长公指苏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与当时的诗坛主流相异,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此诗是赵蕃向王彦博索要洞庭柑时所作,表达了对珍贵植物的珍视和对前人文化的尊重。

创作背景: 此诗是赵蕃在向王彦博索要洞庭柑时所作,洞庭柑是一种珍贵的柑橘,产于洞庭湖地区。赵蕃在诗中表达了对这种珍贵植物的珍视,同时也提到了前人留下的文化遗迹,以及自己创作的诗赋。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洞庭柑的珍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珍贵植物的赞美。诗中“踰淮为枳信堪奴”一句,直接表达了对枳实的珍视,而“珍植何分楚与吴”则进一步强调了珍贵植物不分地域的普遍价值。后两句提到家中留有的遗帖和自己的诗赋,暗示了对前人文化的尊重和对自己创作的自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文化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踰淮为枳信堪奴”,直接表达了对枳实的珍视,枳实因在淮河以南生长良好而得名,诗人认为它确实值得珍视。
  • 第二句“珍植何分楚与吴”,强调了珍贵植物不分地域的普遍价值,不必区分楚地与吴地。
  • 第三句“不但居家有遗帖”,提到家中留有的遗帖,暗示了对前人文化的尊重。
  • 第四句“酿成赋辱长公苏”,提到自己的诗赋,暗示了对自己创作的自信,甚至认为自己的诗赋能使长公苏轼感到羞辱。

修辞手法:

  • 比喻:“踰淮为枳”比喻枳实因在淮河以南生长良好而得名。
  • 对仗:“珍植何分楚与吴”中“珍植”与“何分”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界珍贵植物的珍视和对前人文化的尊重,以及对自己创作的自信。诗人通过对洞庭柑的珍视,表达了对自然界珍贵植物的赞美,同时也提到了前人留下的文化遗迹,以及自己创作的诗赋,体现了对自然和文化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枳实、遗帖、诗赋。
  • 详细解释:枳实象征着珍贵的植物,遗帖象征着前人留下的文化遗迹,诗赋象征着诗人自己的创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踰淮为枳”是指什么? A. 枳实 B. 柑橘 C. 遗帖 D. 诗赋 答案:A

  2. 诗中“珍植何分楚与吴”表达了什么意思? A. 珍贵植物不分地域 B. 楚地与吴地的区别 C. 珍贵植物只产于楚地 D. 珍贵植物只产于吴地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遗帖”是指什么? A. 前人留下的书信或文稿 B. 珍贵的植物 C. 诗人的创作 D. 长公苏轼的作品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与赵蕃的这首诗都表达了对前人文化的尊重和对自然界珍贵植物的珍视。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赵蕃诗集》
  • 《苏轼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