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浪庵山楼社集得处字》

时间: 2025-02-04 16:15:06

悬岩象波涛,结构楼轩翥。

浪头突起绿摇天,不见风帆落何处。

枕石生日月,排浪分昏曙。

中有吟瓢挂树梢,一任落花随水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石浪庵山楼社集得处字
作者: 华沅 〔清代〕

悬岩象波涛,结构楼轩翥。
浪头突起绿摇天,不见风帆落何处。
枕石生日月,排浪分昏曙。
中有吟瓢挂树梢,一任落花随水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悬崖如同波涛般起伏的壮丽景象,楼阁高耸入云。浪头翻滚,绿波摇曳,仿佛在问那失去踪影的风帆究竟漂泊到何处?诗人依石而卧,享受着日月的光辉,潮水将昏晨分隔开来。树梢上挂着吟唱的瓢,任由落花随着水流而去,象征着随意与洒脱。


注释:

字词注释:

  • 悬岩:悬崖,形容山石高耸。
  • :高飞,形容楼阁高耸入云。
  • 浪头:海浪的顶部。
  • 枕石:以石头为枕,形容休息。
  • 吟瓢:诗人用以吟唱的器具,象征诗意。
  • 随水去:随水流去,象征漂泊和无拘无束。

典故解析:

  • “浪头突起绿摇天”: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尤其是对山水的描绘,与王维、李白等人的山水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华沅,清代诗人,致力于山水诗的创作,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游历山水的见闻融入诗作中。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游历某个山水景点时创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随遇而安的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石浪庵山楼社集得处字》是一首典型的清代山水诗,展现了华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开篇通过“悬岩象波涛”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高耸的山岩,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接着,诗人将目光投向海浪,描绘出“浪头突起绿摇天”的动感画面,体现出自然的活力与变化。

在诗的中段,诗人以“枕石生日月”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的依恋与宁静的追求,仿佛在追寻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最后一句提到“一任落花随水去”,不仅道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蕴含了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体现出一种洒脱与淡泊的心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入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独到见解,使得这首诗成为清代山水诗中的一块瑰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悬岩象波涛:悬崖高耸,形似波涛翻滚,生动描绘出自然的雄伟气象。
  2. 结构楼轩翥:形容楼阁高耸入云,表达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 浪头突起绿摇天:描绘海浪跃起,仿佛在与天空互动,展现出动感和生机。
  4. 不见风帆落何处:引发思考,诗人对失去踪影的船只的思索,象征人生的漂泊。
  5. 枕石生日月:以石为枕,享受日月的光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
  6. 排浪分昏曙:潮水将白昼与黑夜分开,展现出时间的流逝。
  7. 中有吟瓢挂树梢:树梢上挂着吟唱的器具,象征着诗意和灵感的流淌。
  8. 一任落花随水去:落花随水流去,象征人生的无常与洒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悬岩比作波涛,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浪头与天空的互动,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枕石生日月,排浪分昏曙”,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以自然为背景,通过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宁静与洒脱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悬岩:象征高耸与坚定。
  • 波涛:象征生命的动荡和变化。
  • 日月:象征时间的流逝。
  • 落花:象征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悬岩象波涛”的意思是: A. 悬崖高耸如同波涛
    B. 波涛翻滚如同悬崖
    C. 自然景色的宁静
    D. 诗人的思索

  2. “一任落花随水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C. 对时间的珍惜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终南山》
  • 李白《庐山谣》
  • 苏轼《赤壁赋》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终南山》相比较,两首诗都强调自然的壮丽与内心的宁静,但华沅在描写中更多地融入个人的感悟与思考,呈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洒脱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 《山水诗的艺术与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