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评事涉秦居士系见访郡斋,即同赋中字》
时间: 2025-01-27 04:36: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轺车忽枉辙,郡府自生风。
遣吏山禽在,开樽野客同。
古墙抽腊笋,乔木飏春鸿。
能赋传幽思,清言尽至公。
城欹残照入,池曲大江通。
此地人来少,相欢一醉中。
白话文翻译
轺车忽然偏离了车辙,郡府内自有阵阵清风。
我派遣的官员像山中的鸟儿在欢闹,打开酒樽,与野外的客人一同畅饮。
古老的墙边抽出腊笋,乔木在春风中轻轻摇曳。
能够赋诗传递幽深的情思,清新的言语尽显公正。
夕阳的余晖倾斜入城,池水曲折与大江相连。
这个地方来的人少,在这里相聚,尽情欢饮,陶醉其中。
注释
- 轺车:一种古代的轻便马车。
- 枉辙:偏离车辙,指车子行驶不正。
- 遣吏:派遣官吏。
- 腊笋:冬天采挖的笋,寓意着春天的到来。
- 飏:飘动、摇曳。
- 幽思:深远的思想或情感。
- 清言:清白的言辞,指公正之言。
- 城欹:城墙倾斜,指夕阳照射的状态。
- 曲池:曲折的池塘,形象地描绘自然景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公元740年-约公元794年),字季明,号山人,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流畅的语言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戴叔伦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表现了诗人对郡斋生活的体验与感悟。在当时,许多文人雅士会在郡府或山水之间聚会吟诗,交流思想。这首诗展现了戴叔伦在闲暇时光的友人相聚,酒酣耳热之际,抒发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安静而优雅的郡斋生活场景。诗的开头“轺车忽枉辙,郡府自生风”引人入胜,给人一种突如其来的感觉,似乎在暗示着诗人此时的心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比如“遣吏山禽在,开樽野客同”,不仅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与交流。
“能赋传幽思,清言尽至公”则反映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追求,认为诗歌能够传达深邃的情感和真诚的道理,体现了诗人的理想与情怀。最后两句“此地人来少,相欢一醉中”则描绘了郡斋的清静与友人相聚的温馨,表现了诗人对这种宁静幽雅的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轺车忽枉辙:车子突然偏离了车辙,暗示不期而遇的情景。
- 郡府自生风:郡府内自有清风,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 遣吏山禽在:官吏如同山中的鸟儿一般自由,表达了对官员轻松生活的描绘。
- 开樽野客同:与朋友们共享美酒,增进了友谊。
- 古墙抽腊笋:古老的墙边,春天的到来使得腊笋抽芽,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乔木飏春鸿:高大的树木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形象生动。
- 能赋传幽思:能够赋诗传达深情,体现了诗歌的力量。
- 清言尽至公:清晰的言辞皆为公正之言,表现了理想的追求。
- 城欹残照入:夕阳的余晖洒落在城墙上,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景象。
- 池曲大江通:池水曲折与大江相连,描绘自然的广阔。
- 此地人来少:这个地方人迹罕至,体现了宁静。
- 相欢一醉中:与友人欢聚一堂,尽情饮酒,表达了人际间的亲密关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遣吏山禽在”将官吏比作山禽,生动形象,表达了他们的自在。
- 对仗:整首诗的句子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诗中自然景象的描绘,如“古墙”“乔木”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通过描绘安静的郡斋生活,诗人传达了对宁静、闲适生活的追求,以及在自然中找到心灵慰藉的情感。诗歌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欣喜交织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思与热爱。
意象分析
- 轺车:象征着出行的自由与愉悦。
- 山禽:象征自然的活力与自由。
- 古墙:代表历史与时间的积淀。
- 腊笋: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夕阳:代表时间的流逝与晚年的温暖。
- 池水:象征着宁静与深邃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轺车忽枉辙”中的“轺车”指什么?
- A. 一种轻便马车
- B. 一种大型货车
- C. 一种木船
-
诗中提到的“腊笋”象征什么?
- A. 冬天的寒冷
- B. 春天的生机
- C. 夏天的繁忙
-
“此地人来少,相欢一醉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孤独
- B. 友谊与欢聚
- C. 忧伤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
- 描绘了一种宁静的山居生活,与戴叔伦的郡斋生活有相似之处,但更注重秋天的意境。
-
李白《月下独酌》:
- 着重表现孤独与酒的关系,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