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兖州张秀才过王侍御参谋宅赋十韵(柳字)》
时间: 2025-02-04 16:30:01意思解释
同兖州张秀才过王侍御参谋宅赋十韵(柳字)
原文展示:
十年官不进,敛迹无怨咎。
漂荡海内游,淹留楚乡久。
因参戎幕下,寄宅湘川口。
翦竹开广庭,瞻山敞虚牖。
闲门早春至,陋巷新晴后。
覆地落残梅,和风袅轻柳。
逢迎车马客,邀结风尘友。
意惬时会文,夜长聊饮酒。
秉心转孤直,沈照随可否。
岂学屈大夫,忧惭对渔叟。
白话文翻译:
十年来我在官场上没有进展,隐居起来也不觉得有什么怨恨。漂泊在外,游历了四海,却在楚地停留太久。因缘参加军幕的事务,寄居在湘川的宅子。砍伐竹子开辟出宽阔的庭院,面朝山峰,窗户也敞开着。闲门迎来了早春,陋巷里雨后初晴。地上覆满了残梅花瓣,和风吹来轻柔的柳条。迎接四方来的客人,邀约相识的朋友。意趣盎然地交流文笔,夜长时分一起饮酒。心中坚定而孤直,心境随时而变。岂能像屈原那样,因忧愁而对渔夫感到羞愧?
注释:
- 惭:羞愧。
- 戎幕:指军队的幕府。
- 湘川:指湘江和川地。
- 陋巷:指简陋的小巷。
- 沈照:指沉静的光影。
典故解析:
屈大夫:屈原,楚国的诗人,因不满政治而投江自尽,表明了对政治的忧愁和无奈。渔叟:指渔夫,代表对世俗的洒脱与不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戴叔伦,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多描写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观,反映了个人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戴叔伦在官场上多年未能有所进展之际,借王侍御的宅子抒发心中情感,表现出对仕途失意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戴叔伦在仕途失意时的心境,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诗的开头就表达了他十年官场没有进展的失落感,却并没有因此而产生怨恨,反而选择隐居,心态相对平和。这种豁达的心境在后文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得以体现,如“闲门早春至,陋巷新晴后”,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新生。
诗中描绘的自然意象,如“覆地落残梅”和“和风袅轻柳”,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诗人在与友人共饮时,表达了对文人雅士的向往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尽管有时心中孤直,但他并不想像屈原那样沉溺于忧愁,而是希望能以一种更为洒脱的态度面对生活。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练而富有节奏感,运用了对仗和意象的对比,使得情感的表达更为生动。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与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将个人情感与宇宙自然相结合,展现了唐代诗人的风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1-2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失意的感慨,隐居并不怨恨。
- 3-4句:描述了与王侍御相聚的情景,展现宽敞庭院及自然景色。
- 5-6句:描绘春天的到来与雨后的清新。
- 7-8句:交友饮酒,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珍视。
- 9-10句:内心的孤直与对屈原的反思,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闲门早春至,陋巷新晴后”展现了对称美。
- 比喻:用自然象征心境,如“和风袅轻柳”。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和人际交往,表现出诗人对仕途失意的淡然与对生活的思考,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意象分析:
- 竹子:象征着坚韧与高洁。
- 梅花:象征着坚强与清雅。
- 柳树:代表柔和与温情,体现春天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对官场失意的态度是什么?
- A. 愤怒
- B. 无怨无悔
- C. 失望
- D. 焦虑
-
诗中提到的“覆地落残梅”意指什么?
- A. 春天的来临
- B. 过去的遗憾
- C. 自然的美丽
- D. 人生的无常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但李白更显豪放与洒脱,而戴叔伦则更显沉静与内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戴叔伦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