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题牡丹丛》

时间: 2025-01-11 11:42:30

晚丛白露夕,衰叶凉风朝。

红艳久已歇,碧芳今亦销。

幽人坐相对,心事共萧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题牡丹丛
白居易 〔唐代〕

晚丛白露夕,衰叶凉风朝。
红艳久已歇,碧芳今亦销。
幽人坐相对,心事共萧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秋天的景象。傍晚时分,白露已经降临,早晨的凉风带来了一丝寒意。盛开的红色牡丹已经凋谢,碧绿的花朵也开始枯萎。幽静的人坐在那里,彼此对望,心中都充满了萧条与忧愁。

注释

字词注释

  • 晚丛:指傍晚的花丛。
  • 白露:秋季的节气,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天气渐凉。
  • 衰叶:指衰败的树叶。
  • 凉风:指凉爽的风。
  • 红艳:指红色的花朵。
  • 碧芳:指青色的花朵。
  • 幽人:指内心寂静的人,可能是诗人自己。
  • 萧条:指凋零、冷清的状态。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秋天的凋零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常常与古代诗人抒发的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相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作品以通俗易懂和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白居易的诗作数量众多,涵盖了多种题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秋天,诗人感受到的秋天的萧瑟与生命的无常,可能与他个人的经历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此时,白居易已经经历了官场的沉浮和人生的起伏,内心的感慨愈加深刻。

诗歌鉴赏

《秋题牡丹丛》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深刻感受。诗的开头便以“晚丛白露夕”引入,描绘了一个清冷的秋日晚景,给人一种宁静却又略显凄凉的氛围。随着“衰叶凉风朝”的出现,诗人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似乎在隐喻着生命的脆弱。

红艳的牡丹花早已凋谢,碧芳也随之消逝,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观察,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诗的最后一句“幽人坐相对,心事共萧条”,将这种情感升华到人与人之间的共鸣。两位“幽人”在此刻相对而坐,虽然身处安静之中,却心中皆感到无奈和悲凉。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意境,表达了白居易对秋天的感慨和对生命的反思,展现了他作为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及对社会人生的敏锐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晚丛白露夕:傍晚时分,白露已降,描绘出时节的变化,营造出清冷的氛围。
  2. 衰叶凉风朝:凋落的叶子和凉爽的风,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萧条感。
  3. 红艳久已歇:盛开的红色花朵已经凋谢,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4. 碧芳今亦销:青色的花朵也在秋天的侵蚀下逐渐消失,暗示了生命的脆弱。
  5. 幽人坐相对:两个幽静的人相对而坐,增加了诗的内涵,表现出孤独与思考。
  6. 心事共萧条:彼此的心事都充满了忧愁,形成一种情感的共鸣。

修辞手法

  • 意象:使用“白露”、“衰叶”、“红艳”等意象,营造出秋天的气息。
  • 对仗:诗中“红艳久已歇,碧芳今亦销”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花朵的凋谢似乎在诉说着生命的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萧条,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情感基调是凄凉与沉思,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露:象征着秋天的开始,预示着气候的转变。
  • 衰叶:代表着生命的衰退和时间的流逝。
  • 红艳:象征着青春与美好的事物。
  • 碧芳:象征着生命的色彩和希望,随之消逝则暗示失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露”指的是哪个季节的节气?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 诗中的“幽人”指的是?
    A. 朋友
    B. 独自的人
    C. 诗人的顾客
    D. 自然界的精灵

  3. 诗的情感基调主要是?
    A. 快乐
    B. 悲凉
    C. 愤怒
    D. 兴奋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生命、对时光的感慨。
  • 李白的《静夜思》:通过对月的描写,传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人生的哲思。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秋题牡丹丛》与杜甫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在描写秋天的萧条与人生感慨上有相似之处,但白居易更注重于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生活困境的反思。两位诗人的风格不同,但都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全集》
  • 《唐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