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仙 孔东塘所藏韩滉小忽雷叶东卿拓本,今在陶斋,乙巳上元日感题》

时间: 2025-01-22 15:27:24

马上胡笳,更安史乱后,琵琶凄切。

谁道经画江淮,繁华未销歇。

檀槽手制,几回看,柳花如雪。

元相徵歌,李谟擪笛,长自呜咽。

想秦蜀,流落千年,又新染、桃花扇边血。

多少玉颜漂泊,叹腥膻宫阙。

只一曲、逤逻沙尘,把古今、积恨弹彻。

说甚叶氏韩家,那时喧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琵琶仙 孔东塘所藏韩滉小忽雷叶东卿拓本,今在陶斋,乙巳上元日感题

作者: 王闿运 〔清代〕

白话文翻译:

在马背上听到胡笳的声音,更是在安史之乱后,琵琶声凄切。谁又能说经过江淮的繁华未曾消逝?檀木的琵琶是手工制作的,几次回头看,柳花如雪飘落。元相的歌声,李谟的笛声,长久以来都在呜咽。想起秦蜀之地,流落了千年,又新染上了桃花扇边的血迹。多少美丽的容颜漂泊,叹息腥膻的宫阙。只一曲《逤逻沙尘》,就把古今的积怨弹彻。说什么叶氏韩家,那时候是多么喧闹。

注释:

  • 胡笳:一种乐器,常用于描述胡族的音乐,代表异域的情感。
  • 安史乱:指唐代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带来了历史上的重大变故。
  • 檀槽:指琵琶的琴槽,檀木制成。
  • 元相:指元代的诗人或乐曲,表现出古今交融的情感。
  • 李谟:可能指的是古代的音乐家,象征着艺术传承。
  • 桃花扇:出自《桃花扇》,典故中暗指政治纷争与个人遭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闿运(1682-1759),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抒情见长。他的作品常常结合历史与个人情感,手法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乙巳年(1745年)的上元日,正值清代,社会动荡与历史变换交织,诗人通过琵琶声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王闿运的《琵琶仙》以琵琶作为引子,描绘了历史的悲哀和个人的情感。诗中通过胡笳的声音引出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表现出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哀伤。琵琶的凄切声响,仿佛是对往昔繁华的追忆,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诗人借檀槽手制的琵琶,表达了对艺术的热爱,同时也引发对历史的思考。柳花如雪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深化了诗歌的情感。

在后半部分,诗人深入探讨了历史的变迁与个人命运,提到的“桃花扇边血”更是将个人遭遇与历史背景紧密联系。诗句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叹息,也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最终又回到对叶氏韩家的追忆,展现了古今交融的文化意境。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历史的沉思,也有对艺术的热切追求,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马上胡笳:开篇即点出音乐的异域情感,设定了背景。
  • 更安史乱后,琵琶凄切:历史的悲剧使得音乐显得更加伤感。
  • 谁道经画江淮,繁华未销歇:质疑历史的繁华是否真的消逝,反映出对美好往昔的怀念。
  • 檀槽手制,几回看,柳花如雪: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对琵琶的珍视,柳花象征着离愁别绪。
  • 元相徵歌,李谟擪笛,长自呜咽:提到历史人物,增强了作品的历史感。
  • 想秦蜀,流落千年:对历史的追忆,象征着文化的延续与变迁。
  • 多少玉颜漂泊,叹腥膻宫阙:展现了对历史悲剧中人们命运的同情。
  • 只一曲逤逻沙尘,把古今积恨弹彻:音乐成为情感的宣泄,历史的积怨通过艺术得到表达。
  • 说甚叶氏韩家,那时喧热:结束时的感慨,回归到个人与历史的交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琵琶声比作历史的哀愁,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柳花如雪,檀槽手制”,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历史与情感联系,使得诗意更为丰富。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琵琶的描绘,表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命运的交织,展现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琵琶:象征着艺术与文化的传承。
  • 胡笳:代表异域音乐,带有悲伤情绪。
  • 柳花:象征离愁与思念。
  • 桃花扇:暗示历史与个人的关系,政治纷争的隐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闿运的《琵琶仙》主要描绘了哪种乐器? a. 二胡
    b. 琵琶
    c. 笛子
    d. 古筝

  2. “想秦蜀,流落千年”中的“秦蜀”指代什么? a. 地名
    b. 人名
    c. 乐器
    d. 朝代

  3. 诗中提到的“桃花扇”象征着什么? a. 爱情
    b. 政治纷争
    c. 友谊
    d. 文化传承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琵琶行》 by 白居易:同样以琵琶为题材,表达对往昔的追忆。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描写对亲人思念的情感,与历史背景交织。

诗词对比:

  • 王闿运 vs 白居易:两位诗人都以琵琶为主题,但王闿运更注重历史的沉重感,而白居易则更多地表现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可作为理解王闿运风格的参考书。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对古典诗词有进一步的解读与分析。

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