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 长城怀古,和清真》
时间: 2025-01-10 23:23: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河 长城怀古
作者: 杨玉衔 〔清代〕
形势地。秦关百二雄峙。燕头晋腹尾皋兰,龙蛇陆起。
窥边猎火燎平原,黄沙红入无际。
饮马窟,罴冢是。安危钧发悬系。
旌旆影靡鼓声沈,坏云崩垒。
障亭落叶扫秋风,夜潮呜咽渝水。
马茶见说久互市。甚渝盟一蹴千里。
锁钥丸泥何世。怅关门牝铁宵飞,
空说鞭石移山,渔歌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长城的雄伟和历史的沧桑。诗人在开头提到秦关的险要,形容百二山峰如雄狮般矗立。接着,燕国的北端和晋国的中央,以及皋兰山脉,宛如龙蛇般蜿蜒起伏。诗人还描述了边疆的猎火映照着辽阔的平原,黄沙与红色交融,仿佛无尽的荒野。
接下来的几句提到饮马的地方及熊的坟墓,象征着安危与命运的悬挂。旌旗的影子随风飘荡,鼓声沉沉,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悲壮。
秋风扫落叶,夜潮哀鸣,渝水潺潺流淌。诗人提到久闻马茶市的繁荣,以及盟约的千里之行,感叹历史的沧桑与变迁。最后,诗人在关门的时光里感慨万千,空谈鞭石移山的壮志,尽在渔歌的轻吟中。
注释
- 秦关:指秦朝时期的重要关口,象征着防守与险要。
- 燕头晋腹:地理位置的描述,燕国在北,晋国在中,皋兰山在西。
- 窥边猎火:边疆的猎人点燃火光,照亮了平原。
- 安危钧发:安危与命运的悬系,形容历史的变迁与无常。
- 渔歌里:渔民的歌声,象征着生活的宁静与安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玉衔,清代诗人,作品多以古风、豪放著称。其诗多反映社会变迁、历史沧桑及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历史变迁之际,诗人借长城的壮丽,表达对历史的怀古情怀与对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西河 长城怀古》通过描绘长城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情感寄托。诗中运用丰富的地理意象,如“秦关”、“燕头晋腹”,不仅描绘了壮丽的山河,还引发读者对古代战争与和平的联想。
诗人在细腻的描绘中,流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特别是“饮马窟,罴冢是”,通过对具体地形和动物的描写,增强了历史的沉重感与现实的紧迫感。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既有对历史的缅怀,又有对未来的思考,整体营造出一种悲壮而又深邃的氛围。诗的最后几句,回归到个人的情感,体现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无奈,最终在渔歌的轻吟中,留下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不仅是对长城的赞美,也是对历史、命运和人生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形势地:开篇直接点明主题,强调地势险要。
- 秦关百二雄峙:描写秦关的雄伟,意指百二山脉如雄狮般矗立。
- 燕头晋腹尾皋兰:地理位置的描述,展示了边疆的复杂形势。
- 龙蛇陆起:形容山脉的起伏,给人以动态之美。
- 窥边猎火燎平原:表现边疆的生活与战斗气氛。
- 黄沙红入无际:描绘荒凉的景象,象征着战争的残酷。
- 饮马窟,罴冢是:结合自然与历史,暗示安危。
- 安危钧发悬系:历史的变迁与命运的无常。
- 旌旆影靡鼓声沈:形象地展现历史的沉重感。
- 坏云崩垒:暗喻历史的破败与崩溃。
- 障亭落叶扫秋风:描绘自然景象,营造凄凉氛围。
- 夜潮呜咽渝水:通过水的流动,象征时间的流逝。
- 马茶见说久互市:提到久闻的繁荣市场,反映生活的变迁。
- 甚渝盟一蹴千里:暗示历史的契约与距离。
- 锁钥丸泥何世:感慨历史的锁钥与泥沼。
- 怅关门牝铁宵飞:表达对历史的怀念与无奈。
- 空说鞭石移山:反思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渔歌里:以渔歌结束,体现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龙蛇陆起”,生动形象地描绘山脉。
- 对仗:整首诗语言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如“夜潮呜咽”,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长城为背景,表达了历史的沧桑、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思考。诗人在雄伟的自然景观中,思索个人与历史的关系,展现出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城:象征着民族的防线与历史的沉重。
- 秦关:代表着古代的战略地位与历史的转折。
- 猎火:象征着边疆的生活和战斗。
- 黄沙:暗示着战争的残酷与荒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秦关”象征什么?
- A. 和平
- B. 战争
- C. 农田
- D. 河流
-
诗中“夜潮呜咽”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哀伤
- C. 兴奋
- D. 安宁
答案
- B. 战争
- B. 哀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的作品,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与人生的感慨。
- 《春望》:同样反映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情感。
诗词对比
- 《长恨歌》:白居易的作品,描绘了爱情与历史的结合。
- 《夜泊牛津》:李白的作品,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历史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历史与诗歌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