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 金陵下关暝望,和美成韵》
时间: 2025-01-11 02:56: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河 金陵下关暝望,和美成韵
寻梦地。依稀梦影难记。山簪树发水如环,画楼对起。夜镫碧浸小江天,姮娥迎笑眉际。伴箫凤,声自倚。客怀共此牵系。当歌最忆莫愁堂,燕空古垒。醉吟笛步晓星沈,潸潸红泪铅水。板桥废址傍旧市。访秦淮沙顿乡里。殢酒欲忘身世。入愁城麝月龙绡,凄对西北神州,深尊里。
白话文翻译
在梦中寻觅的地方,模糊的梦影难以回忆。山上的树木像簪子一样点缀,水环绕着它们,画楼在对面高耸。夜灯的光辉映在小江上,像碧蓝的天,嫦娥在眉梢迎笑。伴随着箫声,如同倚靠在一旁。游子的思绪与此地紧密相连。最让人怀念的,是那莫愁堂,燕子在古老的城垒上空飞翔。醉酒吟唱,笛声伴着晨星沉落,红泪渐渐流下,像铅水般沉重。板桥的废址傍着老旧的集市,寻访秦淮的沙岸乡村。醉酒之中想要忘却身世,走入愁城,月色映照着龙绡,凄然面对西北的神州,深藏在酒杯之中。
注释
- 依稀:模糊不清,形容记忆不深刻。
- 簪:古代一种头饰,形容山中树木如同簪子一般。
- 画楼:指的是装饰华丽的楼阁。
- 姮娥:指月宫中的嫦娥,寓意美丽和愁苦。
- 潸潸:形容泪水流淌的样子。
- 铅水:比喻沉重的泪水,增加了情感的沉重感。
典故解析
- 嫦娥:在中国神话中,嫦娥是月亮女神,常与孤独、思乡相关。
- 莫愁堂: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场所,象征着美好回忆。
- 秦淮:指南京的秦淮河,是古代文人墨客聚集之地,寓意深厚的人文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岸登,清代诗人,生于文人世家,擅长诗词,其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结合。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作者游历金陵(南京)时,感受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和个人的思乡之情。社会环境使得诗人对故土及人世的思考愈加深刻。
诗歌鉴赏
《西河 金陵下关暝望》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金陵的夜景与作者内心的情感交织。首先,诗人以“寻梦地”开篇,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暗示着对往昔的追忆与渴望。紧接着,通过描绘山水与夜景,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让读者感受到那种“依稀梦影”的模糊和缥缈。
在意象方面,诗人利用“姮娥”、“箫凤”等元素,强化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故土的思念。同时,莫愁堂、秦淮等地名的提及,不仅使得诗的意境更加丰富,也引发了对历史文化的沉思。整首诗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深刻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过往的追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寻梦地”:诗人置身于梦境之中,暗示对过去的追寻。
- “依稀梦影难记”:梦的影像模糊,表达记忆的遥远与难以把握。
- “山簪树发水如环”:景色描写,山和水环绕的和谐美,展现自然的优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比作簪子,形象化山与树的关系。
- 拟人:将“姮娥”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醉吟笛步晓星沈”,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金陵的美丽夜景,表达了诗人深厚的思乡情与对过往的怀念,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梦:象征着对过去的追忆与渴望。
- 山水:代表自然之美,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嫦娥:象征孤独与思念,增加情感的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姮娥”指的是哪个神话人物?
- A. 西王母
- B. 嫦娥
- C. 观音
-
“醉吟笛步晓星沈”中的“晓星”指的是?
- A. 早晨的星星
- B. 晚上的星星
- C. 太阳
-
诗中“莫愁堂”象征着什么?
- A. 友谊
- B. 乡愁
- C. 快乐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周岸登此诗与李白的《庐山谣》均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个人情感的思考与对过往的怀念,但周岸登更侧重于对故土的依恋,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周岸登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明清文学与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