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鉴远楼三首》

时间: 2025-01-22 05:43:58

霜天晓日鉴中新,眼力由来未见真。

万古茫茫一尘迹,天山无际天无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霜天晓日鉴中新,
眼力由来未见真。
万古茫茫一尘迹,
天山无际天无垠。

白话文翻译:

在霜天清晨,晨光照耀在湖面上,
我的视力从来没有见过真实的景象。
万古以来,渺小的尘埃在广阔的天地间消失,
天山无边无际,天空也没有尽头。

注释:

  • 霜天:指霜降后的天空,通常天气寒冷。
  • 晓日:指清晨的阳光。
  • 鉴中:指湖面或镜子,反射出景物。
  • 眼力:视力,眼睛的能力。
  • 万古:形容时间悠久,指极其遥远的过去。
  • 茫茫:形容广阔无边,无法看清的样子。
  • 尘迹:尘埃的痕迹,象征渺小和短暂的存在。
  • 天山:指高大的山脉,象征广阔和高远的意境。
  • 无际:没有边际,形容极其辽阔。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了哲学思考的深邃。诗中所表现的“万古”和“天山”意象,常常在古诗中用来表达对时间与空间的思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以清新脱俗而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生命的感悟。其诗风清新淡雅,融入了细腻的观察和深邃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霜天清晨,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这个时间点,诗人或许在面对大自然的浩瀚时,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和生命的短暂。

诗歌鉴赏:

李弥逊的《留题鉴远楼三首》通过简单的意象展现了深刻的哲理。首句“霜天晓日鉴中新”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宁静场景,霜天象征着寒冷与清新,暗示诗人内心的清醒与冷静。接下来的“眼力由来未见真”则引导读者思考,眼前的景象是否真的能代表真实的世界,反映出诗人对真理的追求与认知的限制。

“万古茫茫一尘迹”则是对时间的思考,万古的时间在诗人眼中一瞬即逝,尘埃的痕迹象征着生命的渺小与短暂。最后一句“天山无际天无垠”进一步强化了自然的辽阔与人生命的渺小,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哲思。

整首诗运用简练的语言,结合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哲学的深度,让读者在细腻的描写中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思考。李弥逊通过这种方式,既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也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霜天晓日鉴中新:在霜冻的天空下,清晨的阳光照耀在湖面上,形成了如镜子般的反射。
  2. 眼力由来未见真:我的眼睛从未见过真正的景象,暗示人对真实的认知是有限的。
  3. 万古茫茫一尘迹:经历了万古的时光,渺小的尘埃在如此广阔的天地间几乎无法察觉。
  4. 天山无际天无垠:天山高耸,无边无际,天空也没有尽头,表现出自然的广阔和人类的渺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湖面比作“鉴”,形象生动。
  • 对仗:如“无际”和“无垠”,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通过“万古”与“无际”表达时间与空间的极限,突显诗人的思考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探讨了生命的渺小与对真理的追求,表现出一种哲学思考,强调人类在宇宙面前的微不足道,激发读者对生命与存在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霜天:象征着清冷与清新,暗示诗人内心的清醒。
  • 晓日:代表希望与新的开始。
  • :象征着反射与真实,暗示对真相的追求。
  • 万古:象征时间的永恒与生命的短暂。
  • 天山:象征自然的伟大与人类的渺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霜天晓日鉴中新”中“鉴”指的是什么?

    • A. 鉴别
    • B. 镜子或湖面
    • C. 观察
    • D. 反思
  2. “万古茫茫一尘迹”表达了怎样的哲理?

    • A. 生命的渺小
    • B. 自然的美丽
    • C. 友情的珍贵
    • D. 时间的珍惜
  3. 诗中提到的“天山”象征什么?

    • A. 人生的困惑
    • B. 自然的伟大
    • C. 个人的奋斗
    • D. 历史的悠久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王之涣《登鹳雀楼》

  • 主题:展现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类的追求。
  • 意象:高楼、远望,表现对未来的期待。

李白《将进酒》

  • 主题:表达对生命的豪情与对酒的热爱。
  • 意象:酒、月、歌,表现对即刻享受的渴望。

这两首诗与李弥逊的作品在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的思考上有相似之处,但各自的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李弥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