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楼锡宴》

时间: 2025-01-11 05:45:51

春风楼阙燕需颁,歌近云霄桂魄寒。

翠羽钗光辉蜡炬,紫霞杯影动雕盘。

天心首庆三时乐,国步知同九鼎安。

午夜烛龙明别观,传呼犹许万民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风楼阙燕需颁,歌近云霄桂魄寒。
翠羽钗光辉蜡炬,紫霞杯影动雕盘。
天心首庆三时乐,国步知同九鼎安。
午夜烛龙明别观,传呼犹许万民看。

白话文翻译:

春风吹拂,楼台上燕子飞舞,歌声飘扬直入云霄,桂花的清香让人感到一丝寒意。华丽的翠羽钗映照着蜡炬的光辉,紫霞的杯影在雕花盘上轻轻摇动。天子在此庆祝三时的欢乐,国家的安定如同九鼎之稳。午夜时分,烛龙的光芒照亮了别观,传呼的声音依旧让万民得以观赏。

注释:

  • 楼阙:指高楼和宫殿。
  • 燕需颁:燕子需要飞来,暗指春天的来临。
  • 桂魄:桂花的香气,象征着高洁的品质。
  • 翠羽钗:用翠羽装饰的钗子,象征华贵。
  • 紫霞:紫色的云霞,描绘美丽的景色。
  • 雕盘:雕刻精美的盘子,指代宴席的奢华。
  • 天心:指天子的内心。
  • 三时乐:指春、夏、秋三季的欢乐。
  • 九鼎:古代象征国家安定的器物。
  • 烛龙:古代神话中的龙,象征光明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字子和,号景轩,生于北宋时期,曾任职于地方官员。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故,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盛春时节,正值朝廷庆祝丰年的时刻。诗人在这欢庆的背景下,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和国家的安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祥和。

诗歌鉴赏:

《角楼锡宴》以春天的美好景象为背景,展现了一个盛大的宴会场景,诗人在细腻的描绘中融入了对国家安定和繁荣的祝愿。开头的“春风楼阙燕需颁”便营造了一个春意盎然的画面,燕子在春风中翩翩起舞,暗示着新的生机与希望。接下来通过“歌近云霄桂魄寒”,将音乐与自然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清冷的情怀。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翠羽钗光辉蜡炬”,通过华丽的装饰与光线的对比,营造出宴席的奢华与热闹。最后两句“午夜烛龙明别观,传呼犹许万民看”则将视线拉回到国家与人民的关系,强调了天子与民众之间的联系,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不仅在形式上华美,内容上更是深刻,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春天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风楼阙燕需颁:春风吹拂高楼,燕子在此时飞舞,象征春天的到来。
  2. 歌近云霄桂魄寒:歌声飘扬至云霄,桂花的香气带来一丝寒意,暗示春夜的清冷。
  3. 翠羽钗光辉蜡炬:华丽的头饰与蜡烛的光辉交相辉映,展现了宴会的奢华。
  4. 紫霞杯影动雕盘:紫色霞光映照在雕刻的盘子上,增添了宴席的美感。
  5. 天心首庆三时乐:天子庆祝三季的欢乐,象征国家的繁荣。
  6. 国步知同九鼎安:国家的步伐如同九鼎一般稳重,暗示国泰民安。
  7. 午夜烛龙明别观:午夜时分,烛光如龙般明亮,照亮了别观的美景。
  8. 传呼犹许万民看:传呼的声音让百姓也能欣赏盛会,体现天子与民众的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烛龙”的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光明的象征。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如“翠羽钗光辉蜡炬”。
  • 排比:通过排比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气势和层次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对国家安定的祝愿,以及对繁华盛世的期盼,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社会的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楼阙:代表着繁华的场景。
  • 燕子:春天的使者,象征着爱情与归来。
  • 桂魄:象征着富贵与高洁。
  • 蜡炬:象征着光明与温暖。
  • 九鼎:象征国家的安定与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九鼎”象征什么?

    • A. 国家安定
    • B. 财富
    • C. 诗人的成就
  2. “春风楼阙燕需颁”中“燕”主要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旅行
    • C. 离别
  3. 诗中的“苍穹”指代什么?

    • A. 天空
    • B. 国家
    • C. 人心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津》同样描绘了夜晚的美丽景象,但更多体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思乡情怀。
  • 杜甫的《春望》虽同样描绘春天,却透出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与《角楼锡宴》的欢庆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选读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