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调 其二 送杜叔高》

时间: 2025-01-11 14:05:24

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

看天上、多少浮云。

江南好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夜来风雨,春归似欲留人。

尊如海,人如玉,诗如锦,笔如神。

能几字、尽殷勤。

江天日暮,何时重与细论文。

绿杨阴里,听阳关、门掩黄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
看天上多少浮云。
江南好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夜来风雨,春归似欲留人。
尊如海,人如玉,诗如锦,笔如神。
能几字尽殷勤。
江天日暮,何时重与细论文。
绿杨阴里,听阳关门掩黄昏。

白话文翻译

这份恨就像新生的恨一样,新的恨又在不停地滋生。
仰望天空,浮云成群。
江南的美丽景色,在落花的时节又再次见到了你。
昨夜风雨交加,春天的归来似乎想要留住人。
酒杯如海,君子如玉,诗歌如锦,笔墨如神。
能否用几字表达我的殷勤呢?
江天渐渐暗淡,何时能再次与你细细讨论?
在绿杨的阴影下,听着阳关的门在黄昏时分轻轻合上。

注释

  • 恨如新:指新的情感,恨意重新产生。
  • 落花时节:指春天花落的时节,象征着美好的时光即将过去。
  • 尊如海:形容酒杯的宽广。
  • 人如玉:比喻君子的品德高洁。
  • 阳关:古代著名的关口,寓意着离别与相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是南宋著名的词人、军事家。他的词风豪放,语言奔放,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与对国家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千年调 其二 送杜叔高》创作于辛弃疾的晚年,正值南宋的动荡时期。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话式的表达,展现了辛弃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开篇用“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引入情感的主题,恰如其分地描绘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接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江南的美丽景致与落花的时节象征着美好与哀愁的交织,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夜来风雨,春归似欲留人”中,春天的归来与风雨的交加形成鲜明对比,似乎暗示着诗人内心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后半部分,诗人以“尊如海,人如玉”描绘了友人的高洁品德,流露出对友人深厚的敬意。最后,诗人用“江天日暮,何时重与细论文”表达了对未来再相聚的渴望,整体诗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回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开头直入主题,表达恨意的反复产生。
  2. 看天上多少浮云:浮云象征变幻无常,暗示人生的无奈。
  3. 江南好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描绘江南美景,喻指与友重逢的美好。
  4. 夜来风雨,春归似欲留人:春天的美好与风雨的交替,隐含对时光的珍惜。
  5. 尊如海,人如玉,诗如锦,笔如神:通过比喻赞美友人的品德与才华。
  6. 能几字尽殷勤:表达了对友人的殷勤与关心。
  7. 江天日暮,何时重与细论文:期待再次相聚,继续讨论诗歌与人生。
  8. 绿杨阴里,听阳关门掩黄昏:描绘了黄昏的宁静与离别的情绪。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尊如海,人如玉”等,通过比喻提升了诗歌的的美感和情感。
  • 对仗:全诗多处运用对仗,使得诗句更加工整,增加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友人深情的送别,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辛弃疾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浮云:象征变幻无常的人生。
  • 落花:代表美好事物的逝去。
  • 海、玉:象征友情的珍贵与高洁。
  • 阳关:寓意分别与重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恨如新”意指什么?

    • A. 恨意消失了
    • B. 恨意一直存在
    • C. 恨意转变为爱
    • D. 恨意不断加深
  2. “尊如海,人如玉”中“人如玉”形容什么?

    • A. 酒的品质
    • B. 君子的品德
    • C. 风景的美丽
    • D. 诗的意境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李清照的词风有着显著差异,辛弃疾的词更为豪放,李清照则多表达细腻的情感。
  • 比较辛弃疾与杜甫的作品,前者关注个人情感与友谊,后者则更着眼于社会动荡与国家命运。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全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