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歌者樊娃索赋》
时间: 2025-01-27 03:50: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 歌者樊娃索赋》
爱人间尤物,信花月与精神。
听歌串骊珠,声匀象板,咽水萦云。
风流旧家樊素,记樱桃名动洛阳春。
千古东山高兴,一时北海清樽。
天公不禁自由身。放我醉红裙。
想故国邯郸,荒台老树,尽赋招魂。
青山几年无恙,但泪痕差比向来新。
莫要琵琶写恨,与君同是行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歌唱的是爱人之间的美好,仿佛花月和精神的交融。听着歌声如串起的骊珠,声调均匀如板,仿佛水波缠绕在云间。回忆起风流的旧家樊素,想起那樱桃在洛阳春天时的名声。千古的东山显得高兴,一时的北海中清酒满樽。上天不再限制我的自由,任我醉在红裙之中。想念故乡邯郸,荒凉的台上古树,尽情赋诗招魂。青山经过几年依旧无恙,但泪痕与往昔相比却显得更加新鲜。不要再用琵琶写下怨恨,我们都是在路上的行人。
注释:
- 尤物:指美丽的女子或优秀的人。
- 信:可以理解为信仰或信任。
- 骊珠:一种珍贵的珠子,象征美好的歌声。
- 樊素:指古代的风流人物,常与才子佳人的故事相关。
- 洛阳春:指洛阳地区的春天,象征繁华与美好。
- 清樽:指清酒的酒杯,象征着饮酒作乐的情景。
- 邯郸:古代城市,象征怀念故乡。
- 招魂:古代祭祀时的活动,意在唤醒亡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朴,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和诗人,生于元代中期。他的作品以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著称,尤其擅长描绘人间情感与自然景物的和谐。
创作背景:
《木兰花慢》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对美好爱情的歌颂,表达了对自由与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词展现了诗人对白头到老的爱情的向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哲思。开头部分通过“爱人间尤物”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爱情的美好,而后通过音乐的描写,展现了这种美好的氛围。词中的“天公不禁自由身”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世俗束缚的不满与反叛。这种渴望与对故乡的思念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浓厚的乡愁。最后一句“莫要琵琶写恨”,则是在劝诫他人不要沉浸于痛苦的回忆,强调了珍惜当下和彼此陪伴的重要性。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爱人间尤物,信花月与精神:描绘了爱人之间的美好,仿佛与花月同存。
- 听歌串骊珠,声匀象板,咽水萦云:用音乐的美妙比喻爱情的和谐美好。
- 风流旧家樊素,记樱桃名动洛阳春:回忆旧时的情景,樱桃盛行的洛阳春天。
- 千古东山高兴,一时北海清樽:古今对比,表现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 天公不禁自由身。放我醉红裙:渴望自由与放纵,表现追求快乐的心态。
- 想故国邯郸,荒台老树,尽赋招魂:对故乡的怀念,象征着对往昔的追忆。
- 青山几年无恙,但泪痕差比向来新:青山依旧,但泪痕却更显新鲜,流露出深切的感伤。
- 莫要琵琶写恨,与君同是行人:劝诫他人不必沉浸于怨恨,强调彼此同行的珍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声匀象板”,将歌声比作木板声,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词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如“天公不禁”,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作品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爱情、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月:象征美好的爱情与柔情。
- 骊珠:象征珍贵的音乐与情感。
- 青山:象征自然的永恒与不变。
- 琵琶:象征音乐及其带来的情感共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爱人间尤物”指的是: a) 一种花
b) 美好的人
c) 艺术作品
答案:b -
“天公不禁自由身”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自由的渴望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他人的依赖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洛阳春”主要象征: a) 春天的美丽
b) 旧时的繁华
c) 个人的失落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白居易
- 《红楼梦》中的诗词部分
诗词对比:
- 白朴与李清照: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的细腻与深刻都值得称道,但白朴更侧重于对自由与怀念的渴望,而李清照则多表现离愁别绪。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