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陈曼生明府》

时间: 2025-01-11 16:51:18

几年别梦绕沧洲,此日逢君破旅愁。

自爱养闲辞幕府,人传余论动诸侯。

襟怀不为贫来减,笔墨多从冷处留。

何怪浮沈下僚属,声名官职两相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几年来的梦中总是萦绕着沧洲,今天终于遇见你,打破了心中的旅愁。自我珍爱闲适,辞去了幕府的职务,人们传言我与诸侯之间的论述。我的襟怀并不因贫穷而减弱,笔墨的创作多从冷静的地方汲取。难怪浮沉在下层官员之间,声名与官职常常是相互仇恨的。

白话文翻译:

几年来我梦里总是想念着沧洲,今天终于遇见你,驱散了我心中的旅途忧愁。因为我爱好闲适,所以辞去了幕府的职务,人们也在传说我与诸侯之间的言论。我的胸怀并不因为贫穷而减弱,我的笔墨创作多从冷静的地方得到启发。难怪在下层官员中,声名与官职常常互相敌对。

注释:

  • 沧洲:指代广阔的江湖或水域,象征着远方的思念与追求。
  • 幕府:指官府或朝廷,特指旧时文士所任职的官职。
  • 诸侯:泛指当权者或有权势的人,常用以形容权力中心。
  • 浮沉:比喻社会地位的变迁,尤其是在官场中的起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鼎梅,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诗风多表现出对政治的关切以及个人的抒怀。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马鼎梅与朋友陈曼生重逢之时,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感慨。诗中交织着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与个人命运的碰撞。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开篇以“几年别梦绕沧洲”引入,展示了对过往的思考与怀念,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在遇到朋友时,作者的心情似乎得到了一种解脱,打破了旅途中的愁苦。接着,作者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选择辞去幕府职务,显现出一种对权力的淡泊与对自由的渴望。此处通过“人传余论动诸侯”一语,揭示出作者对当权者的批判,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反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强调了自己的襟怀与创作理念,认为不应因贫穷而减少自身的气节,并且强调创作应从冷静的思考中产生。这种态度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性,也体现了当时文人对于社会地位与个人价值的深思。而最后一句“声名官职两相仇”则深刻指出了官场的黑暗与人际关系的复杂,留下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反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马鼎梅独特的个性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几年别梦绕沧洲:几年来的离别使我梦中总是萦绕着对沧洲的思念。
  2. 此日逢君破旅愁:今天与你相遇,驱散了我心中的旅途忧愁。
  3. 自爱养闲辞幕府:我珍惜闲适生活,选择辞去官职。
  4. 人传余论动诸侯:外界传言我与权势者的论述。
  5. 襟怀不为贫来减:我的胸怀并不因贫穷而减弱。
  6. 笔墨多从冷处留:我的创作多从冷静的思考中获得灵感。
  7. 何怪浮沉下僚属:难怪在官场中,声名与官职常常互相敌对。
  8. 声名官职两相仇:声誉与官职之间常常存在矛盾与仇恨。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采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人生的起伏比作“浮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官场的复杂。
  • 排比:通过“自爱养闲”、“笔墨多从”等排比手法,突出作者的个性与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逢友的喜悦与对官场生活的无奈,突出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彰显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对权力的蔑视。

意象分析:

  • 沧洲:象征着广阔的理想与人生的追求。
  • 旅愁:代表了对生活的困惑与对未来的迷茫。
  • 闲适:体现出作者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与对官场生活的排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几年来的梦中总是萦绕着____”的意象是什么? A. 朋友
    B. 沧洲
    C. 官职
    D. 旅愁

  2. 作者选择辞去幕府职务,主要是因为他: A. 对官场生活感到满足
    B. 渴望自由的生活
    C. 希望得到更高的官职
    D. 想要增加声名

  3. 诗中提到“声名官职两相仇”,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声名与官职是无关的
    B. 声名与官职之间存在矛盾
    C. 官职会影响声名
    D. 声名会影响官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贺新郎》 柳永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 杜甫:同样表现了对人生无奈的思考,从生活困境中寻找情感寄托。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现实的感慨,虽然背景不同,但都含有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马鼎梅生平与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