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

时间: 2025-01-11 08:37:52

三月春光积渐微,不须风雨也应归。

与人又作经年别,回首空惊昨梦非。

江燕雏引芳草满,林莺出谷杏花稀。

沈郎别有伤情地,不为题诗减带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归 文徵明 〔明代〕 三月春光积渐微,不须风雨也应归。 与人又作经年别,回首空惊昨梦非。 江燕雏引芳草满,林莺出谷杏花稀。 沈郎别有伤情地,不为题诗减带围。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三月的春光渐渐微弱,即使没有风雨,春天也应该归去。与人们又作了一年的别离,回首往事,空自惊讶昨日的梦境已非。江边的燕子引领着满地的芳草,林中的莺鸟从谷中飞出,杏花已经稀疏。沈郎(指诗人自己)在别处有着伤感的地方,不是因为题诗而减少了腰带的围度。

注释:

字词注释:

  • 积渐微:逐渐减少。
  • 经年别:经过一年的别离。
  • 回首:回头看。
  • 空惊:空自惊讶。
  • 江燕雏:江边的燕子。
  • 芳草满:芳草茂盛。
  • 林莺出谷:林中的莺鸟从谷中飞出。
  • 杏花稀:杏花已经稀疏。
  • 沈郎:指诗人自己。
  • 伤情地:伤感的地方。
  • 减带围:减少腰带的围度,比喻消瘦。

典故解析:

  • 沈郎:文徵明自指,沈郎是文徵明的别称,源自南朝诗人沈约,因其瘦弱而被称为“沈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徵明(1470-1559),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他的诗文书画均有很高成就,风格清新自然,尤以山水画和书法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别离的伤感。诗人在春天将尽之际,感叹时光匆匆,与人们的别离,以及对往事的回忆和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消逝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首联“三月春光积渐微,不须风雨也应归”直接点明了春天的即将结束,即使没有风雨的催促,春天也自然会离去。颔联“与人又作经年别,回首空惊昨梦非”则抒发了诗人对别离的伤感和对往事的回忆,昨日的梦境已非,空留感慨。颈联“江燕雏引芳草满,林莺出谷杏花稀”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燕子引领着芳草,莺鸟从谷中飞出,杏花已经稀疏,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春天即将离去的画面。尾联“沈郎别有伤情地,不为题诗减带围”则表达了诗人自己的伤感,不是因为题诗而消瘦,而是因为别有伤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春天消逝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别离的深刻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联:直接点明春天的即将结束,即使没有风雨的催促,春天也自然会离去。
  • 颔联:抒发了诗人对别离的伤感和对往事的回忆,昨日的梦境已非,空留感慨。
  • 颈联: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燕子引领着芳草,莺鸟从谷中飞出,杏花已经稀疏。
  • 尾联:表达了诗人自己的伤感,不是因为题诗而消瘦,而是因为别有伤情。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江燕雏引芳草满”,将燕子拟人化,引领着芳草。
  • 对仗:如“三月春光积渐微,不须风雨也应归”中的“三月”与“不须”,“春光”与“风雨”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消逝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别离的深刻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光:春天的阳光,象征着生机和活力。
  • 江燕雏:江边的燕子,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芳草满:芳草茂盛,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林莺出谷:林中的莺鸟从谷中飞出,象征着春天的活跃。
  • 杏花稀:杏花已经稀疏,象征着春天的即将结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三月春光积渐微”中的“积渐微”是什么意思? A. 逐渐增加 B. 逐渐减少 C. 突然消失
  2. 诗中“沈郎别有伤情地”中的“沈郎”指的是谁? A. 沈约 B. 文徵明 C. 沈括
  3. 诗中“林莺出谷杏花稀”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春天的生机 B. 春天的结束 C. 秋天的萧瑟

答案:

  1. B. 逐渐减少
  2. B. 文徵明
  3. B. 春天的结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消逝的感慨。
  • 王维《鸟鸣涧》: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文徵明《春归》与杜甫《春望》: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消逝的感慨,但文徵明的诗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文徵明全集》:收录了文徵明的诗文书画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文徵明的生平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