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 其二 清和即事用景覃韵》
时间: 2024-09-19 20:53: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匝树低云,粘空湿雾,轻风一夜吹尽。
巷柳浓阴,墙槐嫩绿,逼到矮窗相近。
菱丝尚短,已立得小蜻蜓稳。
蚕妇茶娘,单衫日午,荒荒云鬓。
朝来菊畦雨润。
护新根细除虫蚓。
静叶宜人,不独贪他花信。
似此心情自可,只好友难来又成闷。
央及流莺,为传音问。
白话文翻译
在低垂的树影下,云彩与湿雾交融,轻风一夜之中将它吹散。巷口的柳树浓密的阴影,墙边的槐树嫩绿的叶子,逼近矮矮的窗户。菱角的丝尚且短小,却已经稳稳地立着小蜻蜓。蚕妇和茶娘,穿着单薄的衣衫,正值午后,头发凌乱。今天早上,菊花畦里雨水润泽,细心照料新根,除去虫蚓。静谧的叶子令人心旷神怡,不只是贪恋其他花朵的信物。这样的心情自然可以,但唯一的遗憾是好友难以相聚,这使得我倍感闷闷不乐。只好央求流莺来传达我的问候。
注释
- 匝:环绕、包围。
- 粘:附着、沾染。
- 蚕妇茶娘:指的是农家妇女,通常从事养蚕和制茶的工作。
- 荒荒云鬓:形容头发凌乱,没有整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策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于一个文人世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他的作品多表现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一个春夏交替的季节,可能是在王策居住的地方,描写了他对自然的细腻感受与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场景,反映了当时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诗歌鉴赏
《天香 其二 清和即事用景覃韵》是一首极具生活气息的诗作,王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夏时节乡村的宁静与美丽。诗的开头用“匝树低云”描绘了树木与云雾的相互依赖,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清新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巷柳浓阴”和“墙槐嫩绿”描绘出身边的景物,表现了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和谐。
在诗中,王策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色,更多地融入了人情世态,如“蚕妇茶娘”的生活状态,展现出劳动人民的平凡与朴实。而“静叶宜人,不独贪他花信”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喜爱以及对友情的渴望,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朋友的思念,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又有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体现了王策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匝树低云:描绘树木环绕的景象,给人一种低沉、亲密的感觉。
- 粘空湿雾:湿润的雾气与空中相粘,增添了景色的朦胧感。
- 轻风一夜吹尽:轻风将湿气吹散,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
- 巷柳浓阴,墙槐嫩绿:描写巷道与墙边的自然景色,生机盎然。
- 菱丝尚短,已立得小蜻蜓稳:细致的描写小蜻蜓在菱角上,展现自然的生动与和谐。
- 蚕妇茶娘,单衫日午,荒荒云鬓:描绘农妇的日常生活,展现出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真实。
- 朝来菊畦雨润:早晨的雨水滋润了菊花,暗示着自然的循环与生命的延续。
- 护新根细除虫蚓:细心照料植物,展现出对生活的负责与关爱。
- 静叶宜人:安静的叶子令人舒心,表达出一种宁静的心境。
- 似此心情自可,只好友难来又成闷: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孤独感。
- 央及流莺,为传音问:希望通过流莺传达自己的思念,展现出浓厚的人情味。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隐喻人际关系的变化与内心的感受。
- 拟人:如“流莺”传音,赋予动物人的特性,增添情感色彩。
- 对仗:诗句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渴望,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树:象征生长与生命力。
- 云:象征变化与流动。
- 蜻蜓:代表灵动与轻盈。
- 蚕妇茶娘:象征劳动与生活的真实。
- 菊花:代表坚韧与清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匝树低云”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蚕妇茶娘”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 A. 养蚕和制茶
- B. 种田
- C. 织布
- D. 煮饭
-
诗中提到的“流莺”是用来做什么的?
- A. 传递信息
- B. 唱歌
- C. 捕虫
- D. 采蜜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静夜思》 - 李白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春晓》与《天香》都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爱,但《春晓》更强调清晨的宁静,而《天香》则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王策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