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慢(歇指调)》
时间: 2025-01-27 04:31: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卜算子慢(歇指调)
作者:张先 〔宋代〕
溪山别意,烟树去程,日落采苹春晚。
欲上征鞍,更掩翠帘相眄。
惜弯弯浅黛长长眼。
奈画阁欢游,也学狂花乱絮轻散。
水影横池馆。
对静夜无人,月高云远。
一饷凝思,两袖泪痕还满。
恨私书又逐东风断。
纵西北层楼万尺,望重城那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春日的溪山间,面对日落美景时的惆怅与思念。诗人欲骑马远行,却又恋恋不舍地掩上帘子,回头凝视。眼中的景象如同眉眼间的长长黛色,令人心痛。虽然在画阁中欢游,心中却难以忘却如狂花乱飞的思绪。水面映出楼阁的影子,夜深人静,月高云远,诗人沉浸在思念中,泪痕湿透了衣袖。他恨自己私下的书信被东风吹散,纵然西北高楼万尺,也无法眺望那遥远的重城。
注释
- 溪山:溪流和山峦,这里指自然景色。
- 烟树:树木在烟雾中,形象生动。
- 征鞍:骑马出征,象征离别。
- 翠帘:绿色的窗帘,暗示遮挡与思念。
- 弯弯浅黛:形容眼睛的神情,深情而细腻。
- 画阁:绘有美丽图画的阁楼,象征着美好的回忆。
- 月高云远:月亮高悬,云朵远离,营造出宁静的夜晚氛围。
- 泪痕:泪水留下的痕迹,表达悲伤。
- 逐东风断:书信随风飘散,象征思念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先,字希白,号水心,宋代词人,擅长写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尤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著称。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动荡不安的时代,张先通过个人的情感抒发,传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离别的伤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深厚情感的交织。开头以“溪山别意,烟树去程”引入,设定了一个优美的背景,仿佛让读者置身于春日的溪山之中,悠悠的烟雾笼罩着树林,日落时分,采摘苹花的情景显得尤为动人。然而,伴随美景而来的却是无尽的惆怅与思念。
“欲上征鞍,更掩翠帘相眄”一句,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去的心情,尽管他想骑马远行,却又难以挥别这片美丽的景色,心中充满了不舍。这一情感的层次感通过“惜弯弯浅黛长长眼”得以加深,描绘出他内心的复杂情感。对细微事物的观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与细腻。
夜晚的静谧通过“水影横池馆”一语得以传达,诗人独自面对月高云远的景象,心中满是对往事的沉思与惋惜。最后,诗人即使身处高楼,也无法忘却那遥远的重城,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孤独感。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溪山别意:溪流与山岭间的情感,暗示离别的情绪。
- 烟树去程:树木在烟雾中消逝,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日落采苹春晚:夕阳西下,春天的气息渐渐消逝,暗示美好时光的短暂。
- 欲上征鞍,更掩翠帘相眄:想要骑马离去,却忍不住再看一眼,表达出深深的不舍。
- 惜弯弯浅黛长长眼:形容眼神如黛色般的深邃和细腻。
- 奈画阁欢游,也学狂花乱絮轻散:即便在美丽的楼阁中欢游,心中思绪仍如花絮般飘散。
- 水影横池馆:水面上映出的楼阁影子,反映出诗人的心情。
- 对静夜无人,月高云远:夜晚寂静,月亮高悬,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 一饷凝思,两袖泪痕还满:沉思之际,泪水已湿透衣袖,表现出内心的悲伤。
- 恨私书又逐东风断:私下的书信被东风吹散,象征着思念的无奈。
- 纵西北层楼万尺,望重城那儿:即使高楼万尺,依然无法触及那遥远的重城。
修辞手法:本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烟树”表现出景色的朦胧与缥缈,“弯弯浅黛长长眼”则通过细致的描写传达了情感的深邃。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惆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山:象征自然的美好与人心的宁静。
- 烟树:代表模糊的记忆与感伤的情感。
- 日落: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美好时光的结束。
- 月亮:常常象征孤独与思念。
- 泪痕:代表悲伤与对往事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溪山别意”,这个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离别的惆怅
- B. 欢快的心情
- C. 对未来的期待
-
“欲上征鞍,更掩翠帘相眄”中的“翠帘”指的是什么?
- A. 绿色的窗帘
- B. 翠绿的山峦
- C. 青翠的树木
-
诗人在夜晚的情景中感受到的情绪是?
- A. 快乐
- B. 孤独与思念
- C. 宁静
答案
- A. 离别的惆怅
- A. 绿色的窗帘
- B. 孤独与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诗词对比:
张先的《卜算子慢》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是表达思念与离愁的作品,张先通过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细腻的情感,而李清照则侧重于通过个人情感的直接抒发,展现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感伤。两者在情感表达上互为映衬,形成了古代词人对思念主题的不同诠释。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入门》
- 《词学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