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霜天晓角·倚空绝壁
作者: 刘仙伦 〔宋代〕
倚空绝壁。直下江千尺。
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醒闻塞笛。
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依靠在空中的绝壁,直直地俯视江水千尺深。
天边的两只眉毛似的黛色山峦,愁苦和恨意何时才能了结?
黄昏潮水来势汹涌,醉酒醒来听见边塞的笛声。
请问那位被贬的仙人如今身在何处?在青山之外,远处的烟雾和碧水相映成趣。
注释:
字词注释:
- 倚空绝壁:依靠在空中的绝壁,形容悬崖峭壁。
- 江千尺:形容江水深达千尺,增加了壮观的氛围。
- 两蛾凝黛:指天边的山峦如同两只微微皱起的眉毛,色泽深黛。
- 愁与恨几时极:表达了愁苦和恨意何时才能消除的疑问。
- 暮潮风正急:黄昏时潮水涌动,风势急促。
- 酒醒闻塞笛:指醉酒后醒来,听到边塞笛声。
- 谪仙:被贬谪的仙人,常指李白。
- 远烟碧:指远方的青山、烟雾与碧水交融的景象。
典故解析:
- 谪仙:李白因政治原因被贬,常被称为谪仙,代表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仙伦,宋代词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其作品多表现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人事的感慨。他的词风清新自然,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反映了诗人在面对自然壮丽与内心愁苦时的复杂情感。诗人可能经历了一段孤独而又愁苦的时光,因此在词中表现出对自由与理想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刘仙伦的《霜天晓角·倚空绝壁》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全词开篇即以“倚空绝壁”引入,画面感极强,仿佛让人置身于悬崖之上,俯瞰着深邃的江水,感受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孤独与壮丽。接着,诗人通过“天际两蛾凝黛”描绘了远山如眉的静谧之美,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愁苦与无奈。
“愁与恨几时极”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愤懑,情感真挚。暮潮与急风的描写,则使得整首词在情感上更加沉重和急切,宛如那涌动的潮水,冲击着诗人的心灵。最后一句“试问谪仙何处”,不仅是对李白的直接呼唤,更是对自己理想与自由的渴望与追问,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词在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下,形成了一种深沉而又辽阔的氛围,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倚空绝壁:营造出一种极高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与惊叹。
- 直下江千尺:将壮丽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心境结合,体现出一种俯瞰的力量。
- 天际两蛾凝黛:通过意象的描绘,展现出大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惆怅。
- 愁与恨几时极:直接表达了对生活的困惑与内心的苦闷。
- 暮潮风正急:通过动态的描写,传达出一种紧迫感与不安。
- 酒醒闻塞笛:暗示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现实的对比。
- 试问谪仙何处: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 青山外,远烟碧:结尾的意象,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与眉毛相提并论,增加了诗的形象性。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通过风与潮的描写,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该诗表达了对壮丽自然的赞美,揭示了人内心深处的愁苦与无奈,同时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展现了复杂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绝壁:象征着高远与孤独。
- 江: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深邃。
- 蛾:象征着美丽与愁苦交织。
- 酒:暗示了对往昔的怀念与现实的逃避。
- 青山、烟碧:代表理想与追求的远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倚空绝壁”指的是什么地方?
a) 山顶
b) 河岸
c) 平地
答案:a -
“愁与恨几时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
c) 期待
答案:b -
“试问谪仙何处”中的“谪仙”是指谁?
a) 杜甫
b) 李白
c) 白居易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刘仙伦的作品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流露,而李白则多表现洒脱与宽广的胸襟。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表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霜天晓角·倚空绝壁》这首词的美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