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杂兴 其八》

时间: 2025-01-11 23:49:21

斜槛俯江湍,轻帘矗小竿。

柳寒莺羽湿,花暖蝶须乾。

酒或临流酌,诗多写石看。

不因迂僻地,那得此身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斜槛俯江湍,轻帘矗小竿。
柳寒莺羽湿,花暖蝶须乾。
酒或临流酌,诗多写石看。
不因迂僻地,那得此身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俯视江水的情景,斜靠在窗槛上,眼前是湍急的江水,轻帘随风飘扬,竖立的小竹竿在水面上摇曳。寒风中,柳树的枝条因寒意而显得湿润,黄莺的羽毛也被打湿了;而温暖的花朵则吸引着蝶儿,湿润的须根被阳光晒干。诗人感叹,或许可以在江边饮酒,或写诗吟咏,享受这自然的美好,但如果没有这偏僻的环境,又怎能得到如此宁静的安逸呢?

注释

  • 斜槛:斜靠的窗槛。
  • 俯江湍:俯视着江水的湍流。
  • 轻帘:轻柔的帘子。
  • 竖小竿:竖立的小竹竿。
  • 柳寒:因寒冷而显得湿润的柳树。
  • 莺羽湿:黄莺的羽毛被雨水或寒气打湿。
  • 花暖:温暖的花朵。
  • 蝶须乾:蝴蝶的须根在阳光下变得干燥。
  • 临流酌:在流水旁边饮酒。
  • 迂僻地:偏僻的地方。
  • 身安:身心的安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基(约1480年-约1540年),字子懋,号蓼汀,明代诗人,官至礼部尚书。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山水田园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追求一种洒脱、悠闲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江村杂兴》是杨基在江村生活时创作的一组诗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江边风光和闲适的生活情景,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珍视,尤其是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这种情感愈加显得珍贵。

诗歌鉴赏

《江村杂兴 其八》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边的宁静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安宁的追求。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生动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开头的“斜槛俯江湍,轻帘矗小竿”,诗人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展现了他在窗前静静观江的情景,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宁静与悠闲。接下来的“柳寒莺羽湿,花暖蝶须乾”,则通过对比手法,描绘出寒冷与温暖的对立,生动展现了春天的变化。

诗中“酒或临流酌,诗多写石看”体现了诗人的闲适与洒脱,象征着他对生活的享受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而最后一句“不因迂僻地,那得此身安”,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思考,偏僻的环境成为他内心安宁的源泉,反映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折射出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斜槛俯江湍:诗人斜靠在窗槛上,俯视急流的江水,展现出一种悠闲的态度。
  2. 轻帘矗小竿:轻柔的帘子在风中飘动,小竹竿则在水面上显得格外孤独。
  3. 柳寒莺羽湿:寒冷的气候让柳树显得湿润,黄莺的羽毛也因寒冷而受潮,形成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
  4. 花暖蝶须乾:温暖的花吸引着蝴蝶,湿润的须根在阳光下变得干燥,表现出自然界的生机。
  5. 酒或临流酌:或许可以在江边饮酒,享受这份宁静。
  6. 诗多写石看:在这种环境中,诗人常常写诗,也许是观察石头的灵感来源。
  7. 不因迂僻地,那得此身安:如果没有这偏僻的环境,又怎能享受这份安宁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柳寒莺羽湿”中,将柳树和黄莺的状态比作春天的气息。
  • 对仗:全诗句式整齐,形成对仗工整的美感。
  • 拟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状态,赋予其情感,使其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追求。诗人通过描绘江村的宁静美好,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象征流动的时间与生命。
  • 柳树:象征柔美和生命的脆弱。
  • 黄莺: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活力。
  • 花朵与蝴蝶:象征生命的美好与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柳寒莺羽湿”表达了什么样的季节特点? A. 夏季的炎热
    B. 秋季的凋零
    C. 春季的湿润
    D. 冬季的寒冷

  2. 填空题:诗人通过“酒或临流酌”表达了对____的向往。

  3. 判断题:诗人认为生活的安宁与环境的偏僻无关。 (对/错)

答案

  1. C
  2. 诗意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 苏轼《赤壁赋》

诗词对比

  •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描绘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但更强调理想社会的构建。
  • 王维《山居秋暝》:展现了山水田园的宁静与诗意,侧重于自然与人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杨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读》
  • 《诗词的意境与情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