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道人事毕壬午腊月初九日》
时间: 2025-01-24 20:59: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崖山禽得到燕山,此老从容就义难。
生愧夷齐尚周粟,死同巡远只唐官。
雪平绝塞魂何往,月满通衢骨未寒。
一剑固知公所欠,要留青史与人看。
白话文翻译:
在崖山的禽得燕山,这位老者从容地面对义难。
我感到惭愧,夷齐尚且吃周朝的粟米,
而我死去时只是一位唐朝的官员。
雪覆盖了绝塞,我的灵魂又将何处去,
月光洒满了通衢,骨骼却仍未冰冷。
一把剑自然知道你所欠的,
我希望能留名青史,让后人看到。
注释:
- 崖山:指崖山之战,宋朝与元朝之间的战役。
- 禽得燕山:象征着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
- 夷齐:指的是夷齐和齐桓公,寓意忠诚。
- 周粟:指周朝的粮食,象征着富足和安宁。
- 唐官:指唐朝的官员,反映了作者对自己地位的自省。
- 雪平绝塞:描绘了荒凉的边塞情景,象征着孤独与无助。
- 通衢:指大路,象征着繁华与生机。
- 青史:指历史,象征着永恒的名声与记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景远,号退庵,南宋时期的诗人,以豪放的风格和深刻的政治见解著称。其作品多涉及时事与个人情感,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壬午年腊月,正值南宋风雨飘摇之际,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反思与对自身处境的感慨,表达了对忠诚与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汪元量的《文山道人事毕壬午腊月初九日》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崖山之战和古代忠臣的追慕,展现了诗人的家国情怀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开篇以“崖山禽得到燕山”引入,展现出历史的沉重与光辉,接着转到自我反思,表达了对夷齐的羡慕与自愧,揭示了身处官场却感到无奈的心态。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中的“雪平绝塞魂何往”以自然景象反衬出孤独与无助,充分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对逝去的感慨。而“月满通衢骨未寒”则蕴含着历史的厚重与生命的短暂,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自我价值的追问。
最后,诗人希望“一剑固知公所欠”,希望自己的理想与信念能够流传于青史,成为后人铭记的典范。这种对历史的责任感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普遍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崖山禽得到燕山:在历史的回溯中,诗人提到崖山之战,象征着忠诚与理想的追求。
- 此老从容就义难:这位老者面对义务与责任时的从容态度,表现出对理想的坚守。
- 生愧夷齐尚周粟:自我反省,感到惭愧,夷齐尚且能享受周朝的安宁。
- 死同巡远只唐官:死后只是个官员,表达对自己价值的怀疑。
- 雪平绝塞魂何往:在孤独的边塞,灵魂的去向成了一个问题,体现内心的迷惘。
- 月满通衢骨未寒:繁华的景象与死亡的无情形成鲜明对比。
- 一剑固知公所欠:一把剑象征着理想与追求,表明对历史的责任感。
- 要留青史与人看:希望自己能够被历史铭记,展现了对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雪平绝塞”与“月满通衢”,对立的意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 隐喻:将“剑”视为理想与追求的象征,表达了深刻的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个人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忠诚的追求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展现了深刻的家国情怀与历史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崖山:象征历史的沉重与理想的追求。
- 雪:象征孤独与无助。
- 月:象征希望与生命的短暂。
- 剑:象征理想与追求的坚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夷齐”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忠臣? A. 周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雪平绝塞”反映了诗人对____的感慨。
-
判断题: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自省。 (对/错)
答案:
- A
- 孤独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表达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国家的忧虑。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反映历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诗词对比:
- 《登高》(王之涣): 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 《静夜思》(李白): 通过对月的描写,表达思乡之情。
两者在意象的运用上有相似之处,但主题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前者更显豪放,后者则温柔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研究》
- 《诗词中的历史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