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 其一》
时间: 2025-01-11 10:50: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客行天地中,嵩峰何突兀。
鸟道阻且修,马烦行复歇。
一入玉女窗,便觉幽兴发。
好鸟鸣嘤嘤,细草乱如发。
石城荫青松,琼壁白喷雪。
中有神圣居,飞甍半摧折。
宝绘翳苔莓,古碑字亦灭。
莫辩千载事,焉能踏仙辙。
徒有感慨怀,脉脉泪不绝。
白话文翻译:
在这天地之间,我作为客人行走,嵩山的高峰显得多么突出。鸟儿的路径阻且修,骑马的人感到疲倦而停下休息。一走进玉女的窗子,就感到幽静的兴致油然而生。美丽的鸟儿在鸣叫,细草凌乱如同头发。石头城堡在青松的阴影下,琼壁如雪般洁白。在这里居住着神圣的存在,飞檐也已半毁。宝贵的画作被苔藓遮掩,古老的碑文字迹也已模糊。无法辨别千载以来的事情,又怎能踏上仙人的足迹。只剩下感慨与怀念,泪水默默流淌不止。
注释:
- 嵩峰: 嵩山的高峰,象征高大挺拔的山。
- 鸟道: 鸟儿飞行的路径,形容道路狭窄。
- 玉女窗: 可能是指某个具体地方或神话传说中的窗户,给人以美好的联想。
- 嘤嘤: 形容鸟鸣声,美好而清脆。
- 琼壁: 如玉石般的墙壁,形容壁面洁白如雪。
- 飞甍: 飞檐,形容建筑物的屋檐。
- 脉脉: 形容情感深厚而流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子渊,号岫云,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常以自然景观表达内心情感,作品多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与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汪元量游历嵩山时,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同时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历史的思考。
诗歌鉴赏:
《嵩山 其一》是汪元量的一首山水诗,诗中通过对嵩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全诗以“客行”开篇,立刻将读者带入一种游历的状态,体现出诗人与自然的互动。诗人在描述嵩山的“突兀”时,传达出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而“鸟道阻且修,马烦行复歇”则描绘出行路的艰辛,暗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感受到了一种幽静的兴致,尤其是“好鸟鸣嘤嘤,细草乱如发”,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生机和活力。这里的“细草”不仅构成了自然的景观,也暗示了诗人心中细腻而复杂的情感。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历史的反思,“莫辩千载事,焉能踏仙辙”,表达了对历史的迷茫和对往昔的思索。诗人感慨千年往事已不可追,心中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悲伤。最后以“徒有感慨怀,脉脉泪不绝”收尾,情感愈加深沉,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客行天地中: 诗人以“客”自称,强调游历者的身份,体现出对自然的敬畏。
- 嵩峰何突兀: 嵩山的高峰显得极其突出,给人以震撼。
- 鸟道阻且修: 描述道路的艰难,暗示人生的曲折。
- 马烦行复歇: 骑马行走感到疲倦,表现出对自然的无奈。
- 一入玉女窗: 进入一个美丽的境界,象征着内心的宁静。
- 便觉幽兴发: 内心的幽静与兴致随之而生。
- 好鸟鸣嘤嘤: 鸟儿的鸣叫声,增添生动感。
- 细草乱如发: 细草的凌乱似头发,形象生动。
- 石城荫青松: 青松的阴影下,石头城高大雄伟。
- 琼壁白喷雪: 壁面洁白如雪,给人以清新之感。
- 中有神圣居: 这里居住着神圣的存在,增添神秘感。
- 飞甍半摧折: 描述古建筑的破损,反映历史的沧桑。
- 宝绘翳苔莓: 精美的画作被苔藓覆盖,象征时间的流逝。
- 古碑字亦灭: 古碑上的字迹也已模糊,表现历史的消逝。
- 莫辩千载事: 无法分辨千年往事,体现历史的模糊。
- 焉能踏仙辙: 不能追随先人的足迹,表露无奈。
- 徒有感慨怀: 只有感慨在心中,情感深沉。
- 脉脉泪不绝: 眼泪默默流淌,表达悲伤与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 “细草乱如发”将草比作头发,生动形象。
- 拟人: “好鸟鸣嘤嘤”赋予鸟儿以人类的声音,增添情趣。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嵩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一种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嵩山: 象征伟岸与巍峨,代表自然的力量。
- 鸟道: 代表生命的自由与局限。
- 玉女窗: 代表美好与宁静的地方。
- 细草: 代表生命的细腻与脆弱。
- 古碑: 代表历史的沧桑与人类的遗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客行天地中”里的“客”指代什么?
A. 游人
B. 居民
C. 动物
D. 天神 -
诗中提到的“鸟道阻且修”主要表达了什么?
A. 道路的宽阔
B. 行路的艰辛
C. 风景的美丽
D. 动物的繁多 -
诗人通过“脉脉泪不绝”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怀念与悲伤
D. 兴奋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汪元量的《嵩山 其一》和王维的《鹿柴》,两者均以自然为题材,但汪元量更强调历史的沉重感,而王维则更注重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山水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