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兴 其五》

时间: 2025-01-11 23:44:29

帝里朝辞供奉班,客程宵济洞庭湾。

湘灵鼓瑟清泠外,鲛女鸣机缥渺间。

青草波光连梦泽,苍梧云物隔疑山。

故园亦有岷江水,垂老生涯钓艇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兴 其五
作者:杨慎

帝里朝辞供奉班,
客程宵济洞庭湾。
湘灵鼓瑟清泠外,
鲛女鸣机缥渺间。
青草波光连梦泽,
苍梧云物隔疑山。
故园亦有岷江水,
垂老生涯钓艇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离开京城时的情景与感受。诗的开头提到自己在早晨告别供奉的班子,踏上了夜间通过洞庭湖的旅程。接下来描写了湘江边的美丽景色,湘灵在瑟上弹奏,鲛女在织机上轻声歌唱,显得幽雅而缥缈。接着,诗人描绘了青草与波光交融的景象,仿佛与梦境相连,而苍梧山的云雾则让人感到遥远与疑惑。最后,诗人感慨故乡的岷江水依然存在,自己已年老,渔舟钓鱼的生活宁静而闲适。


注释

字词注释

  • 帝里:指皇宫或都城。
  • 供奉班:指供奉的官职或班子。
  • 湘灵:传说中的女神,擅长音乐。
  • :一种古代弦乐器。
  • 鲛女:传说中的海女,常与歌声和织布有关。
  • 缥渺:形容空灵、轻飘的样子。
  • 青草波光:形容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景象。
  • 苍梧:指苍梧山,地名。
  • 岷江:流经四川的江河。

典故解析

  • 湘灵与鲛女:均为古代文学中常见的神话人物,象征着美丽与艺术才华。
  • 岷江水:岷江是诗人故乡的河流,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慎,明代诗人,字用修,号墨子,江西人。其文风清丽,诗作才情横溢,尤以婉约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诗人离开京城,踏上旅途,表达了对故乡与自然的思考与向往。


诗歌鉴赏

《春兴 其五》通过优美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将离别的惆怅和对故乡的怀念交织在一起。诗的开头以“帝里朝辞供奉班”引入,表现出离开繁华都市的无奈与孤独。接着,描绘了洞庭湖的宁静与美丽,湘灵的音乐和鲛女的歌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清幽的梦境中。

在波光与青草的描写中,诗人不仅仅是在描绘自然的美,更是在表达个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过去的追忆。苍梧山的云物隔离了真与幻,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种种迷惘与疑虑。最后一句“故园亦有岷江水,垂老生涯钓艇閒”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帝里朝辞供奉班:早晨在京城告别供奉的班子,表现出离别的情绪。
  2. 客程宵济洞庭湾:夜间乘船渡过洞庭湖,展现旅途的艰辛与孤独。
  3. 湘灵鼓瑟清泠外:湘灵在湖边弹瑟,营造出优雅的氛围。
  4. 鲛女鸣机缥渺间:鲛女的歌声在空中回荡,形象地表现出梦幻的场景。
  5. 青草波光连梦泽:青草与波光交融,象征着梦境与现实的交织。
  6. 苍梧云物隔疑山:苍梧山的云雾让人感到遥远,寓意着人生的迷惘。
  7. 故园亦有岷江水:故乡的岷江水让人倍感亲切,代表思乡之情。
  8. 垂老生涯钓艇閒:年老之际,渔舟钓鱼的生活显得宁静而闲适。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内心情感,如“青草波光连梦泽”。
  • 拟人:湘灵与鲛女的音乐和歌声被赋予生命,增添了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湘灵:象征着音乐与美好。
  • 鲛女:代表着神秘与虚幻。
  • 青草波光: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苍梧:象征遥远的山脉与人生的迷惑。
  • 岷江水:故乡的象征,寄托深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湘灵”是谁的化身?
    A. 音乐女神
    B. 战争女神
    C. 劳动女神

  2. 诗中提到的“鲛女”与什么有关?
    A. 渔歌
    B. 音乐
    C. 果实

  3. “故园亦有岷江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向往
    B. 对故乡的怀念
    C. 对生活的厌倦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杨慎与王维的作品都描绘了自然与人心的关系,但杨慎更侧重于离别与思乡的情感,而王维则更注重于自然的静谧与内心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文学名篇解读》
  • 《杨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