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青城》
时间: 2025-01-11 21:54: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青城
作者: 刘咸荥 〔近代〕
晴开半日趁天光,
竹杖棕鞋野趣长。
峰好都从攒处秀,
山深只惜去时忙。
探奇不数麻姑迹,
览胜如登选佛场。
想见群仙高拍手,
断岩悬处石苍苍。
白话文翻译:
在晴朗的日子里,趁着阳光明媚,
我背着竹杖,穿着草鞋,尽享大自然的乐趣。
山峰的美丽在于它们聚集的地方,
而山中的深邃让我惋惜匆匆离去。
探寻神奇的事物不止是麻姑的足迹,
观赏胜景仿佛是在选定佛教圣地。
我想象着众仙高兴地拍手,
在那悬崖峭壁上,岩石苍苍而立。
注释:
字词注释:
- 晴开:晴天,阳光明媚。
- 竹杖棕鞋:竹制的拐杖,棕色的草鞋,表现了游人的简朴和自在。
- 麻姑:传说中的神仙,象征着长生不老和奇异的事物。
- 选佛场:佛教圣地,指的是游览和参拜的场所。
典故解析:
- 麻姑:源自道教和民间传说,麻姑是长寿的象征,常有人寻求她的洞府以求得长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咸荥(1880-1934),近现代诗人,字仲明,号雪窗,江苏人。他的诗风受传统文学影响,常以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相结合。
创作背景: 《游青城》写于刘咸荥游历青城山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寻求心灵的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游青城》通过清新的景象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前两句描绘了一个晴朗的日子,诗人带着竹杖和草鞋,在青城山中游历,享受大自然的野趣。这里的“竹杖”和“棕鞋”不仅是游历的工具,更象征着一种简朴自在的生活方式。
中间两句则着重表达了山峰的美和深山的幽静,诗人从中感受到一种惋惜,仿佛在感叹时光的流逝与离别的匆忙。这里的“峰好都从攒处秀”与“山深只惜去时忙”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的魅力与人类活动的无奈。
最后两句则进一步升华,想象众仙在高处欢呼,石头苍苍,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晴开半日趁天光:描绘了一个明媚的晴天,诗人抓住这个时机出游。
- 竹杖棕鞋野趣长:诗人使用简单的装备,体现出一种自然与自在的生活态度。
- 峰好都从攒处秀:山峰的美丽在于它们的聚集,强调了自然景观的和谐美。
- 山深只惜去时忙:诗人对深山的惋惜,感慨离开的匆忙,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探奇不数麻姑迹:探索的乐趣不仅限于传奇中的神仙,表现出对自然神秘的热爱。
- 览胜如登选佛场:观赏自然的美景仿佛是在朝圣,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
- 想见群仙高拍手:想象中众仙在这里欢庆,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
- 断岩悬处石苍苍:描绘了悬崖峭壁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观景比作朝圣,表达对自然的崇敬。
- 拟人:想象众仙拍手,给自然增添了灵动的气息。
- 对仗:如“峰好都从攒处秀,山深只惜去时忙”,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青城山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反思,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晴天:象征希望和美好的心情。
- 竹杖和棕鞋:代表简朴的生活方式与自在的心态。
- 峰和山:象征自然的雄伟与庄重,体现了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 群仙:象征理想境界与精神追求,代表着人们对超凡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的“竹杖棕鞋”象征什么?
A. 物质的富裕
B. 简朴的生活
C. 追求名利
答案:B -
填空题:诗人对青城山的态度是__。
答案:热爱与惋惜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麻姑”是指一种植物。
答案:错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自然之美,展现诗人内心的宁静。
- 李白的《庐山谣》:对山水的赞美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对比:
- 刘咸荥《游青城》与王维《山居秋暝》:
- 都描绘了山水风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刘咸荥更注重于身临其境的体验,而王维则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哲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对古代诗词的解读与分析。
- 《现代诗人刘咸荥研究》:关于刘咸荥的生平与创作的研究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