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遗山后饮酒 其一》

时间: 2024-09-19 22:00:02

鹪鹩巢一枝,意足不愿余。

鸿雁嗷万里,为携俦侣俱。

达人旷大道,适情无菀枯。

刺口论世事,未若对一壶。

提挈既累累,拙宦诚区区。

一朝兴尽归,定不谋妻孥。

萧然五亩宅,但问有酒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鹪鹩巢一枝,意足不愿余。
鸿雁嗷万里,为携俦侣俱。
达人旷大道,适情无菀枯。
刺口论世事,未若对一壶。
提挈既累累,拙宦诚区区。
一朝兴尽归,定不谋妻孥。
萧然五亩宅,但问有酒无。

白话文翻译:

一只鹪鹩在树枝上安了家,我心满意足,不再追求其他。
鸿雁叫着飞向万里之外,它们都是成双成对地飞行。
真正的达人走在宽广的道路上,心中自有适合自己的情境。
与其尖锐地讨论世事,不如对着一壶酒畅谈。
提携之间的关系是如此繁杂,做官的生活实在太过琐碎。
一旦兴致消散归去,我绝不会考虑妻子和子女。
在那萧条的五亩宅院里,我只问有没有酒可饮。

注释:

  • 鹪鹩:一种小鸟,象征简单平淡的生活。
  • 鸿雁:代表远行与团聚的情感。
  • 达人:指智慧之人。
  • 菀枯:指草木繁盛与枯萎,象征人生的起伏。
  • 刺口:形容语言尖锐。
  • 妻孥:妻子和子女,指家庭的羁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凌泰封,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人世纷扰的淡然态度。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诗人以饮酒抒怀为主题,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世事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简朴、自由生活的向往。开篇用鹪鹩的巢穴象征着一种安逸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满足感。接着,鸿雁的远飞则暗示着对亲情和陪伴的渴望,但诗人并不因此感到缺失,反而强调了个人的选择与情感。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将自己与“达人”相提并论,表现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认为真正的快乐在于内心的适应与平和,而非外界的纷扰。

诗中,酒成为了诗人表达情感的载体,提到与其激烈争辩,不如借酒浇愁,反映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最后的几句更是道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选择归隐的心愿,表达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生活的感悟,又有对人生的哲思,体现了诗人对内心自由的追求。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鹪鹩巢一枝:小鸟在树枝上安家,象征简单和安宁的生活。
    • 意足不愿余:心满意足,不再追求其他事物。
    • 鸿雁嗷万里:鸿雁向远方飞去,象征着远行和团聚。
    • 为携俦侣俱:成双成对,强调陪伴和情感。
    • 达人旷大道:真正的智者走在宽广的道路上,象征自由和选择。
    • 适情无菀枯:适合自己的情感,无需受外界的影响。
    • 刺口论世事:尖锐的言辞讨论世事,表现对世态炎凉的厌倦。
    • 未若对一壶:不如与酒对话,体现洒脱心态。
    • 提挈既累累:官场生活繁杂,令人疲惫。
    • 拙宦诚区区:做官的生活琐碎,难以心安。
    • 一朝兴尽归:一旦兴致消散,便会选择归去。
    • 定不谋妻孥:不再考虑家庭的牵绊。
    • 萧然五亩宅:描述简朴的居所。
    • 但问有酒无:只问是否有酒,表现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喻为饮酒,强调内心的满足。
    • 对仗:如“提挈既累累,拙宦诚区区”,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鹪鹩、鸿雁等意象象征着不同的生活态度。
  3.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强调内心的满足与洒脱,表达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意象分析:

  • 鹪鹩:象征简单、安宁的生活状态。
  • 鸿雁:代表亲情与陪伴,带有思乡之情。
  • :象征着放松、解忧的方式,是诗人思想交流的媒介。
  • 五亩宅:象征着简单、朴实的生活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鹪鹩巢一枝”象征什么?

    • A. 复杂的情感
    • B. 简单的生活
    • C. 远行的愿望
  2. 诗人选择不考虑“妻孥”,这反映了他对什么的态度?

    • A. 对家庭的热爱
    • B. 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 C. 对事业的追求
  3. 诗中提到的“酒”象征什么?

    • A. 喜悦
    • B. 逃避
    • C. 交流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酒的喜爱和洒脱的人生态度,但更侧重于豪放与壮阔,而凌泰封的《次韵遗山后饮酒》则更强调内心的安宁与对世事的淡然。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