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林分韵得旧字》

时间: 2025-04-28 18:11:40

竹村喜纡徐,江云迷昏昼。

踟蹰马上语,嫩寒入衣袖。

天公惜梅花,破腊开未就。

端待使君来,春风本依旧。

一樽既相属,勿辞作诗瘦。

明年用和羹,请为使君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竹村喜纡徐,江云迷昏昼。
踟蹰马上语,嫩寒入衣袖。
天公惜梅花,破腊开未就。
端待使君来,春风本依旧。
一樽既相属,勿辞作诗瘦。
明年用和羹,请为使君寿。

白话文翻译:

在竹林村庄,心情悠闲,
江边的云彩在昏暗的白昼中迷离。
骑在马上的我踟蹰不前,
微寒的气息透入我的衣袖。
老天怜惜梅花,
腊月刚过,花尚未绽放。
只待你这位君子来到,
春风依旧会如往年般温暖。
一杯酒已经与你共享,
请不要推辞这清瘦的诗篇。
明年用这温暖的羹汤,
祝愿你长寿。

注释:

  • 纡徐:形容悠闲、缓慢的样子。
  • 踟蹰:犹豫不决、徘徊的样子。
  • 嫩寒:指微微的寒意。
  • 破腊:指腊月结束,春天即将来临。
  • 使君:对友人的称呼,表达敬意。
  • 和羹:指温暖的汤,象征友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谨言,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写梅花、竹林等自然题材,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细腻的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写于冬末春初之际,诗人在竹林中等候友人,表达对自然的喜爱及对友谊的珍视。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对时光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梅林分韵得旧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春天的期待。诗中开头的“竹村喜纡徐”展示了诗人悠闲的心境,随后的“江云迷昏昼”则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朦胧的江面,给人以诗意的遐想。接着,诗人以“嫩寒入衣袖”揭示了春寒料峭的气候,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对比,暗示了春天的迟来。

诗中“天公惜梅花,破腊开未就”运用拟人化手法,赋予了自然以情感,表现了梅花的珍贵与春天的希望。最后,通过“端待使君来”,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并以“春风本依旧”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竹村喜纡徐:描绘悠然自得的氛围,反映诗人的心情。
  2. 江云迷昏昼:江面上的云彩使得白昼显得朦胧,富有诗意。
  3. 踟蹰马上语:骑马时的犹豫,暗示对未来的不确定。
  4. 嫩寒入衣袖:春寒的感觉,营造出一种细腻的寒意。
  5. 天公惜梅花:自然之神对梅花的怜惜,展现了梅花的珍贵。
  6. 破腊开未就:腊月已过,梅花尚未开放,象征春天的迟到。
  7. 端待使君来:期待友人的到来,增添了人情味。
  8. 春风本依旧:春风依旧温暖,暗示希望和重聚。
  9. 一樽既相属:酒杯相属,象征友谊的分享。
  10. 勿辞作诗瘦:请不要推辞诗作,暗示对友谊的珍视。
  11. 明年用和羹:期待明年再次相聚,分享温暖的羹汤。
  12. 请为使君寿:祝愿友人长寿,表达真挚的友谊。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天公惜梅花”,使自然生动有情。
  • 对仗:如“嫩寒入衣袖”与“春风本依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春天的期待,传达出一种希望与温暖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村:象征宁静与自然。
  • 江云:象征朦胧与神秘的自然景象。
  • 梅花:象征坚韧与美好,寄托着对春天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竹村喜纡徐”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 A. 忧虑
    • B. 悠闲
    • C. 紧张
  2. “天公惜梅花”中的“天公”指的是?

    • A. 人
    • B. 大自然
    • C. 神明
  3. 诗人在等待谁的到来?

    • A. 亲人
    • B. 朋友
    • C. 陌生人

答案:

  1. B. 悠闲
  2. B. 大自然
  3. B. 朋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该诗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孤独与自酌。两者都展现了对友谊和生活的深刻思考,但表现形式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