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戴敬夫由越入闽
作者:邢昉
湖县忽离群,兵车谅未闻。
揭竿真草草,暴骨竟纷纷。
秋隔苕花岸,心悲建业云。
遥思于役意,不为武夷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突然离开湖县,四周的人都不见了,前方的战车声也似乎听不到。揭竿而起的斗争是如此艰难,满地的尸骨令人心痛。秋天的季节已经隔着苕花的岸边,我的心中悲伤如同建业的云雾。遥想在外征战的情形,不是为了武夷的君王。
注释
字词注释
- 湖县:指的是一处地名,作者在此地离开。
- 兵车:战争中的车辆,象征着战乱。
- 揭竿:指起义或反抗的象征,揭起竹竿表示反叛。
- 暴骨:指暴露在外的尸骨,形容战争的残酷。
- 苕花:指一种水生植物,诗中用来描绘秋天的景象。
- 建业:古地名,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城市,象征着纷乱的政局。
- 武夷君:指武夷山地区的统治者,这里指代征战的目的。
典故解析
- 建业:历史上建业为东吴的都城,代表着历史上兴衰的标志,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
- 武夷君:武夷山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常被文人歌颂,诗中提及有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邢昉,清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和描写自然景色著称,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他的诗歌往往蕴含着对时局的关心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剖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动荡的年代,诗人可能亲历了战乱,对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通过个人的离愁和对战乱的感慨,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与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短短的四联,深刻地描绘了诗人对离别、战争和故乡的复杂情感。开篇“湖县忽离群”,短促而有力,立刻将读者带入一种孤独与迷茫的状态。接着“兵车谅未闻”则暗示着战乱的来临,令人不安的气氛愈加浓厚。诗人运用“揭竿真草草,暴骨竟纷纷”来反映战斗的惨烈,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现实的警醒,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和平的渴望。
“秋隔苕花岸,心悲建业云”中,苕花的秋色与建业的历史交织,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诗人心中的忧伤愈发明显。最后,诗人以“遥思于役意,不为武夷君”作结,表明了他的思考并非仅仅是为了一位统治者,而是对更深层次的理想和信仰的追求。这种对个人与国家、历史与未来的思考,使得整首诗具有了较强的社会意义和历史厚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湖县忽离群:在湖县突如其来的离开,表达了突发的离愁。
- 兵车谅未闻:虽然身处战争的环境,但对外界的感知却是模糊的。
- 揭竿真草草:揭竿而起的斗争是如此简单而又艰难,反映出冲突的复杂性。
- 暴骨竟纷纷:战斗的结果是满地尸骨,揭示战争的残酷。
- 秋隔苕花岸:秋天的到来与苕花的盛开形成对比,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忧伤的加深。
- 心悲建业云:对故国的思念与悲伤,寄托在建业的历史云烟之中。
- 遥思于役意:远方征战的情景浮现在心头。
- 不为武夷君:强调自己内心深处的反思并非是为了某个统治者,而是更深层的理想。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秋隔苕花岸”与战乱的对比,突出内心的悲伤。
- 象征:苕花象征着生命的延续,而暴骨则象征战争的残酷。
- 拟人:将心情与环境结合,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的反思和对故土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与对和平的渴望。它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社会现状的批判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县:象征着离别与孤独。
- 兵车:象征着战争与动荡。
- 揭竿:象征着反抗与斗争的勇气。
- 暴骨:象征着战争的悲惨结果。
- 苕花:象征着美好与生命的延续。
- 建业:象征着历史的沉浮与人事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湖县”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地名
C. 战争的象征
D. 统治者 -
“暴骨竟纷纷”的意思是: A. 战斗的胜利
B. 人员的聚集
C. 战争的残酷
D. 美好的未来 -
诗人提到“武夷君”,意在表达: A. 对统治者的崇拜
B. 对战争的反思
C. 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D. 对历史的遗憾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
- 《静夜思》(李白):关于思乡的情感,与本诗相似。
诗词对比
- 《秋夕》(杜甫)与《闻戴敬夫由越入闽》均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离愁与对家国的思念。杜甫的诗更多从个人的情感出发,而邢昉则结合了历史和社会的背景,表现出更为复杂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写作技巧》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闻戴敬夫由越入闽》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