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黄觐虞太守》

时间: 2025-01-22 01:10:22

颇怪邮筒问讯迟,年来佳趣我能知。

先生书就元和脚,侍女妆成天宝眉。

似说悬弧庆张盥,定教掣笔叹羲之。

吴中老学浑无用,病榻孤吟鬓似丝。

意思解释

寄黄觐虞太守

作者: 王先谦 〔清代〕

原文展示

颇怪邮筒问讯迟,
年来佳趣我能知。
先生书就元和脚,
侍女妆成天宝眉。
似说悬弧庆张盥,
定教掣笔叹羲之。
吴中老学浑无用,
病榻孤吟鬓似丝。

白话文翻译

我有些奇怪,邮筒的消息竟然这么迟,
这些年来我能知道的美好趣味。
老师的书信到达,就像元和的诗脚,
侍女的妆容打扮得如同天宝时代的眉妆。
似乎听说挂着弓箭庆祝张盥,
一定要让我提笔感叹王羲之的书法。
在吴中老学问完全没有用处,
我躺在病榻上吟诗,鬓发已如丝般白。

注释

  • 邮筒:指代传递消息的信筒。
  • 元和:唐代诗人元和的诗作,常用来比喻高雅的诗风。
  • 天宝:唐朝天宝年间,以繁华和美丽著称。
  • 悬弧:悬挂的弓箭,象征着庆祝和仪式。
  • 羲之:王羲之,东晋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先谦(1647-1731),清代诗人,字子长,号东野,生于江苏。他在文学创作中受到唐诗的影响,作品多涉及山水、田园、咏怀等题材,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清代,诗人寄情于友人黄觐虞太守,通过对时光流逝、友谊联系的感慨,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友人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黄觐虞太守的关怀与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开篇以“颇怪邮筒问讯迟”引出,显示出作者对友人消息的期待与焦急,反映出人际关系的珍贵。接着通过“年来佳趣我能知”,作者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对于友人生活的关心与了解,展现了深厚的友情。

“先生书就元和脚,侍女妆成天宝眉”中,诗人用古典的意象描绘了友人的文采与生活,元和与天宝都是历史上光辉灿烂的时代,寓意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高雅品味。而“似说悬弧庆张盥”则暗示着一种庆祝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成功的祝贺与赞美。

最后两句“吴中老学浑无用,病榻孤吟鬓似丝”则转向个人感受,诗人自觉年老多病,面对生活的无常与孤独,反映了对生命的无奈与感伤,增强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颇怪邮筒问讯迟”:表达对友人消息的期待与焦虑。
    • “年来佳趣我能知”:显示对友人生活的关心。
    • “先生书就元和脚”:比喻友人的文采与诗作质量。
    • “侍女妆成天宝眉”:赞美友人生活的优雅与美好。
    • “似说悬弧庆张盥”:暗示友人的成就与庆祝。
    • “定教掣笔叹羲之”:表达对书法的向往与赞美。
    • “吴中老学浑无用”:感慨自己的学问在生活中的无用。
    • “病榻孤吟鬓似丝”:表现诗人年老多病、孤独吟咏的状态。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人的书信比作元和的诗脚,暗示其优雅。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友人黄觐虞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重,同时表现出对人生无常与孤独的感慨。

意象分析

  • 邮筒:象征着信息的传递与情感的联系。
  • 元和、天宝:象征着历史的辉煌与个人的追求。
  • 弓箭、书法:象征着成就与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元和”指代的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宋代
    • B. 唐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侍女妆成天宝眉”中的“天宝”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 A. 隋朝
    • B. 唐朝
    • C. 宋朝
    • D. 明朝
  3. 诗人对友人的态度是:

    • A. 疏远
    • B. 冷漠
    • C. 珍视与关心
    • D. 嫉妒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by 杜甫
  • 《秋夕》by 杜牧

诗词对比: 王先谦的《寄黄觐虞太守》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对友情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但王先谦的作品更突出对友人生活的细腻观察,而杜甫则更侧重于对亲情的深情回忆。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王先谦研究》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