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别储六雅
——王敔
久向镜中怜白发,
初从月下倒清尊。
他年暇日容相念,
樗栎湘西绿树村。
白话文翻译
我常常在镜子前怜惜自己的白发,
刚刚在月光下把酒杯倒满。
来年闲暇的时候,希望能互相思念,
在湘西的樗栎树下,绿树成荫的小村庄。
注释
- 久向镜中怜白发:指时常在镜子前看见自己白头发,感叹时光流逝。
- 初从月下倒清尊:在月光下饮酒,清尊即酒杯。
- 他年暇日容相念:希望在将来的闲暇日子里彼此思念。
- 樗栎湘西绿树村:樗栎是一种树木,湘西指湖南省西部,绿树村则是描述乡村景色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敔(约1640年-约1710年),字子云,号思庵,清代诗人。他为人淡泊名利,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文风清新自然,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尤其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友谊的期许。
诗歌鉴赏
《别储六雅》是一首流露深情的诗作,诗人在开头以“久向镜中怜白发”引入,展示了对自身老去的无奈与怜惜,表现出一种人生的感伤。在这种伤感中,诗人并没有沉溺于悲伤,而是将心境转向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在“初从月下倒清尊”中,诗人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场景,借助月光与酒杯的意象,传递出一种洒脱和洽谈的情感。
随后,诗人展望未来的闲暇日子,希望与友人相聚,互诉思念。在描绘湘西的樗栎树和绿树村时,诗人展现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渴望在自然的怀抱中享受宁静与美好。这种情感的转换,体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与复杂,以及对友谊和自然的珍视。
整首诗简练而深刻,既有对个人生命的感悟,又有对未来友谊的期待,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流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久向镜中怜白发:抒发诗人对自己衰老的感慨,表达对时间的思索。
- 初从月下倒清尊:描绘诗人与友共饮的清雅场景,展示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
- 他年暇日容相念:表达诗人对未来的期待,渴望在闲暇时光中与友人相聚。
- 樗栎湘西绿树村:通过具体的自然意象,传达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酒杯比作清尊,象征高雅的生活情趣。
- 意象:使用“月下”、“绿树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氛围。
- 对仗:诗中“白发”与“清尊”形成对照,反映了人生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人生感悟、友谊和自然的美好,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思索与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衰老。
- 月下:代表宁静与优雅的生活环境。
- 清尊:象征高雅的饮酒文化。
- 樗栎:寄托了对乡村自然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A. 酒杯
- B. 白发
- C. 绿树
-
诗中提到的“湘西”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北方
- B. 南方
- C. 西方
-
诗人在未来的闲暇日子里希望与谁相聚?
- A. 自己
- B. 友人
- C. 家人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 《别储六雅》与《静夜思》: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感悟,但《别储六雅》更多地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而《静夜思》则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两者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王敔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的意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