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泰叔召食鲙
作者: 沈辽 〔宋代〕
酷暑隆隆不可活,
闻有玉鳞纤手割。
不得相从饱便腹,
空听高吟何洒落。
白话文翻译:
在酷热的夏季让人难以忍受,听说有人用纤细的手割下了美味的鱼片。虽说不能与朋友们共享美食,肚子也得不到满足,只有空听高歌的吟唱,何必让心情更加伤感。
注释:
- 酷暑: 指炎热的夏天,令人难以忍受的高温。
- 隆隆不可活: 形容炎热的天气使人感到无法生存。
- 玉鳞: 指鱼的鳞片,形容其光滑美丽。
- 纤手割: 形容用细腻的手割鱼,强调动作的优雅和细致。
- 不得相从: 不能与人分享,无法相聚。
- 饱便腹: 指吃饱了肚子,意为满足的状态。
- 空听高吟: 只是空听吟唱,没有实质的享受。
典故解析:
“鲙”是指鲜鱼片,古代常用于宴席上,象征着美味和享受。诗中提到的“高吟”,暗指文人雅士在宴席上吟诵诗词,增添了宴会的文化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辽,宋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和人情。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及社会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盛夏时节,作者可能经历了炎热天气的困扰,同时又对美食和友人的聚会产生了向往与惋惜,反映了人们在酷暑中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泰叔召食鲙》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炎夏酷暑下的孤独与无奈。诗人用“酷暑隆隆不可活”开篇,直接表达出对炎热天气的厌倦,仿佛在诉说着人们的苦恼。接着提到的“玉鳞纤手割”,不仅描绘了美味的诱惑,也让人感受到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仿佛在暗示着理想中的美好聚会。最后两句“不得相从饱便腹,空听高吟何洒落”,则流露出一种寂寞的惆怅,尽管有美食的诱惑,却无法与友人共享,只有孤独地聆听高歌,反衬出诗人内心的空虚与失落。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美食与孤独的强烈反差,深刻表现了人在苦热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无奈。它不仅是对夏日困境的描绘,更是对友情、分享与快乐的深刻思考。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诗歌在平淡中透露出深邃的哲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酷暑隆隆不可活”:直接感受夏季的酷热,表达了诗人对高温的厌恶。
- “闻有玉鳞纤手割”:引入了美食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想要享受美食的氛围。
- “不得相从饱便腹”:表达了诗人因无法分享美食而感到的失落。
- “空听高吟何洒落”: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强调了心中对友谊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 “玉鳞”比喻美味的鱼,突出其珍贵与诱人。
- 对仗: 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衬: 美食的诱惑与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加深了主题。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夏日的酷热与美食的诱惑,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达了孤独中的惆怅与无奈。
意象分析:
- 酷暑: 代表着生存的不易,暗示内心的焦虑。
- 玉鳞: 象征着美好与奢华,激发了对美食的渴望。
- 纤手: 表达了优雅与细腻,增添了人文气息。
- 高吟: 代表着文化与艺术,反映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玉鳞”指的是什么? A. 鳞片
B. 美酒
C. 诗句
D. 友人 -
诗人对炎热天气的态度是? A. 喜欢
B. 厌恶
C. 忽视
D. 无所谓 -
“不得相从饱便腹”意指什么? A. 不能吃饱
B. 可以一起分享
C. 吃得很饱
D. 不想吃东西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且有着淡泊名利的态度。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夜表达思乡之情,体现了对家庭与友谊的珍视。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文网》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