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窗》

时间: 2025-01-10 22:12:48

跳丸屋角去如驰,蠹简窗间卷复披。

元老岂无挥玉麈,大儒曾有奋金樵。

钓牵鳌极灵根动,斧入牛山杰木衰。

白首腐生多感慨,愁来时以酒浇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书窗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跳丸屋角去如驰,
蠹简窗间卷复披。
元老岂无挥玉麈,
大儒曾有奋金樵。
钓牵鳌极灵根动,
斧入牛山杰木衰。
白首腐生多感慨,
愁来时以酒浇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书房中思考的情景。诗句中提到飞速离去的时间和书卷上虫蛀的痕迹,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提到古代的贤者和大儒,暗示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也曾有过艰辛的奋斗经历。钓鱼和砍伐的意象,表明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最后,诗人白发苍苍,感慨生活的无常,愁苦时用酒来解忧。


注释:

字词注释:

  • 跳丸:如同弹跳的球,形容时间流逝迅速。
  • 蠹简:书卷上的虫蛀痕迹,象征着岁月的侵蚀。
  • 玉麈:古代文人所用的笔,象征着文人的才华。
  • 奋金樵:比喻那些勤奋工作的人,大儒在此指代有才华的学者。
  • 鳌:传说中的大鱼,象征着灵动的自然。
  • 牛山:指代坚韧的山石,代表着大自然的力量。
  • 酒浇:用酒来解愁,表现诗人面对生活苦难的态度。

典故解析:

  • “元老岂无挥玉麈”:提到古代政治家和文化名人,暗示他们也有过艰难的挣扎。
  • “大儒曾有奋金樵”:引申出古代学者的勤奋和努力,与诗人的自我感慨形成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季真,号独醒,南宋时期的诗人、书法家,与陆游、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三大家”。他以豪放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著称,其作品多反映对时事的关心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创作背景:
刘克庄生活在南宋时期,国家多次遭遇外敌入侵,社会动荡不安。他的诗多反映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与无奈,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诗歌鉴赏:

《书窗》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开篇以“跳丸屋角去如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诗人似乎在窗前静坐,思考着过去与现在的种种。诗中通过“蠹简窗间卷复披”的意象,引发对书籍与知识的珍惜,显现出诗人对岁月的感慨与对文化的执着。

接下来的句子提到元老与大儒,显示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同时也暗示伟大成就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通过“钓牵鳌极灵根动,斧入牛山杰木衰”这两句,诗人将自然与人类活动结合,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现状和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

最后两句“白首腐生多感慨,愁来时以酒浇之”,表达了诗人白发苍苍、对人生感慨的情绪,酒成为他解愁的方式,体现了一种无奈与豁达的生活态度。这首诗将时间、自然、人生哲理融为一体,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跳丸屋角去如驰:形容时间飞逝,快速离去。
  2. 蠹简窗间卷复披:书卷的虫蛀痕迹,显示岁月的侵蚀。
  3. 元老岂无挥玉麈:历史上的贤人也有过艰辛。
  4. 大儒曾有奋金樵:伟大的学者也曾努力工作。
  5. 钓牵鳌极灵根动:自然与人的互动,生命的活力。
  6. 斧入牛山杰木衰:砍伐的行为影响自然,象征人类的破坏。
  7. 白首腐生多感慨:白发苍苍,感慨多。
  8. 愁来时以酒浇之:用酒来解愁,表现一种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跳丸,增强时间流逝的感受。
  • 拟人:让书卷有了虫蛀的生命感,表现对知识的珍惜。
  • 对仗:如“元老岂无挥玉麈,大儒曾有奋金樵”,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文化传承与人生感慨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历史的敬畏,揭示了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跳丸:象征时间的快速流逝。
  2. 蠹简:象征文化的破坏与岁月的侵蚀。
  3. 元老、大儒:象征历史的伟人,传达对先贤的敬仰。
  4. 钓、斧:自然与人类活动的象征。
  5. 酒:象征解愁的手段,表现生活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跳丸”形容的是哪种事物?

    • A. 时间
    • B. 书卷
    • C. 自然
  2. 诗人用什么来解愁?

    • A. 诗
    • B. 酒
    • C. 书
  3. 诗中提到的“元老”和“大儒”代表什么?

    • A. 古代文化名人
    • B. 现代学者
    • C. 自然界的生物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对人生感慨的诗。
  • 范成大《书院晨起》:表现书卷与读书的情景。

诗词对比:

  • 刘克庄的《书窗》与李白的《将进酒》:前者注重对时间和人生的感慨,后者以豪饮解愁,表现出的情感和态度有所不同,但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1. 《宋诗鉴赏辞典》
  2. 《古典诗词解析》
  3. 《中国古代诗词流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