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熊主簿》

时间: 2024-10-17 08:49:18

一出悬知计已非,更堪留滞未成归。

即今白首负松菊,何处青山无蕨薇。

不恨老从中岁至,但悲事与素心违。

当斋寂寞生秋草,几度临风忆杜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熊主簿
刘克庄

一出悬知计已非,更堪留滞未成归。
即今白首负松菊,何处青山无蕨薇。
不恨老从中岁至,但悲事与素心违。
当斋寂寞生秋草,几度临风忆杜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一旦离开就知道计划已经不再正确,更何况如今仍然滞留在未能归来的状态。如今我已白发苍苍,背负着松与菊的孤独,哪里还有青山能见到蕨菜与蔷薇?我并不怨恨从中年就开始衰老,只是感叹事与我素心不符。当我在斋中感到寂寞时,秋草渐生,不知多少次在风中回忆起杜微的音容。

注释

  • 悬知:指悬而未决的事情。
  • 白首:指年老,头发变白。
  • 松菊:松和菊分别象征着长寿与高洁。
  • 蕨薇:指青山中的蕨类植物,象征生命的韧性与顽强。
  • 素心:指本心、纯洁的心灵。
  • :指斋戒,表示清静、独处的状态。
  • 杜微:杜甫的字,指代其诗作,表达对往昔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梦得,号静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一生致力于诗文创作,尤其以豪放的风格闻名,其作品多表现对时局的感慨与个人的情怀。

创作背景

《寄熊主簿》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个人失意之际。诗人在此背景下抒发对人生的感慨与对故友的思念,反映出其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寄熊主簿》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诗中通过描绘个人的衰老与思乡之情,展现了作者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刻理解。开头两句“一出悬知计已非,更堪留滞未成归”,以“出”与“留”作为对比,传递出一种无奈与失落。接着,诗人以“白首”与“松菊”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与高洁的志向,表达出对自身老去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

后半部分的“不恨老从中岁至,但悲事与素心违”则是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虽不怨恨衰老,却对世事与本心的背离感到悲伤。最后的“当斋寂寞生秋草,几度临风忆杜微”更是通过对秋草的寂寞描写,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回忆起杜微,既是对友人的怀念,又是对往昔岁月的感叹。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鲜明,展现了刘克庄对生命的深邃思考与真挚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出悬知计已非:一旦离开,便知道事情的发展已非我所计划。
  2. 更堪留滞未成归:更何况现在还滞留在此地,未能归故乡。
  3. 即今白首负松菊:如今我已白发苍苍,背负着松与菊的孤独。
  4. 何处青山无蕨薇:哪里还有青山能见到蕨菜与蔷薇的生长?
  5. 不恨老从中岁至:我并不怨恨从中年时期就开始衰老。
  6. 但悲事与素心违:只感到悲伤的是世事与我纯真的心灵相违背。
  7. 当斋寂寞生秋草:在寂静的斋中,秋草渐渐生长,显得孤寂。
  8. 几度临风忆杜微:不知多少次在风中回忆起杜微的音容。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白首负松菊”和“青山无蕨薇”相对应,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比喻:通过“松菊”与“蕨薇”来比喻人生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拟人:将“秋草”赋予了情感,表现出诗人的孤独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孤独,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诗人通过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反思自身的处境与心灵的追求,展现出一种深刻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菊:象征长寿、高洁,代表诗人向往的理想与品格。
  • 蕨薇:象征生命的坚韧与生命力。
  • 秋草:代表孤独与寂寞,反映诗人的内心状态。
  • 杜微:象征记忆与怀念,体现对过去的追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寄熊主簿》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刘克庄
    • D. 白居易
  2. 诗中“白首”象征什么?

    • A. 年轻
    • B. 衰老
    • C. 忍耐
    • D. 追忆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 A. 兴奋
    • B. 悲伤
    • C. 愉快
    • D. 愤怒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秋兴八首》
  •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两首作品都表达了对亲情和友情的怀念,但刘克庄的作品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内心的挣扎,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于对亲人的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刘克庄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