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经古墓诗》

时间: 2025-01-11 14:30:53

偃松将古墓。

年代理当深。

表柱应堪烛。

碑书欲有金。

逈坟由路毁。

荒隧受田侵。

霏霏野雾合。

昏昏陇日沉。

悬剑今何在。

风杨空自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偃松将古墓。年代理当深。
表柱应堪烛。碑书欲有金。
逈坟由路毁。荒隧受田侵。
霏霏野雾合。昏昏陇日沉。
悬剑今何在。风杨空自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的墓地,周围的松树已经倾斜,年岁已久。墓碑的柱子本应点燃烛火,碑文上也曾镌刻金字。遗址的坟墓因道路的修建而被毁坏,荒废的隧道被农田侵蚀。迷蒙的野雾聚集,昏暗的天色中太阳也逐渐沉落。那把悬挂的剑如今身处何方?在风中,杨柳似乎在无声地吟唱。

注释:

  • 偃松:倾斜的松树,指年久失修的树木。
  • 表柱:墓碑的支柱,象征着历史的记忆。
  • 应堪烛:本该点燃的蜡烛,暗示对先人的敬仰。
  • 碑书欲有金:碑上的文字曾经闪闪发光,象征着辉煌的过去。
  • 逈坟:远处的坟墓。
  • 荒隧:荒废的隧道。
  • 霏霏:形容细密的雾气。
  • 悬剑:象征着武士精神或历史的遗存。
  • 风杨空自吟:风中杨柳似乎在发出吟唱,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

典故解析:

此诗描绘了古墓的荒凉与废弃,反映出历史的变迁和对亡者的追思。诗中提到的“悬剑”可以理解为对英勇精神的怀念,暗示着历史英雄的无奈和消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阴铿是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他的诗歌常常抒发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的追忆,风格简练,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发,许多古老的文化与历史遗迹被毁坏。诗人通过描绘荒凉的古墓,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亡者的哀悼。

诗歌鉴赏:

《行经古墓诗》通过对古墓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偃松将古墓”便引入了一个阴郁而神秘的画面,倾斜的松树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接着,诗人用“年代理当深”来强调古墓的悠久历史,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世间的变迁。

“表柱应堪烛,碑书欲有金”,此句通过对墓碑的描绘,传达了对历史的缅怀与对先人的敬意。曾经辉煌的碑文如今已被岁月侵蚀,显示出对光辉往昔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接下来的“逈坟由路毁,荒隧受田侵”描绘了人类活动对历史遗迹的破坏,反映出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冲突,同时也暗示着历史的无情与脆弱。

“霏霏野雾合,昏昏陇日沉”则营造出一种阴沉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最后以“悬剑今何在,风杨空自吟”结尾,既是对英雄精神的追忆,也是对孤独与失落的感慨,风中的杨柳似乎在吟唱着无声的哀伤,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偃松将古墓:古墓旁的松树已倾斜,暗示岁月的摧残。
  2. 年代理当深:时间已经过去很久,古墓的历史悠久。
  3. 表柱应堪烛:本应点燃烛火的墓碑,象征对先人的敬意。
  4. 碑书欲有金:碑文曾经是辉煌的,象征着历史的尊严。
  5. 逈坟由路毁:远处的坟墓因道路而受损,暗示人类对历史的破坏。
  6. 荒隧受田侵:荒废的隧道被农田侵蚀,表现出自然与人类的交织。
  7. 霏霏野雾合:细密的野雾聚集,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8. 昏昏陇日沉:天色昏暗,太阳渐沉,增强了诗的悲凉感。
  9. 悬剑今何在:曾经的英雄精神如今何处?引发对历史的沉思。
  10. 风杨空自吟:风中杨柳似乎在吟唱,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墓碑比作历史的象征。
  • 拟人:杨柳在风中吟唱,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霏霏野雾合,昏昏陇日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抒发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亡者的哀悼,表现出诗人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思考,带有浓厚的怀旧情绪。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墓:象征着历史与记忆。
  • 松树:代表着岁月的痕迹。
  • 碑文:象征着对先人的追思与敬仰。
  • 雾气:营造神秘与孤独的氛围。
  • 悬剑:代表英勇与历史的遗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偃松”指的是什么?

    • A. 直立的松树
    • B. 倾斜的松树
    • C. 枯萎的松树
    • D. 繁茂的松树
  2. 填空题:诗的最后一句提到“风杨空自吟”,这里的“杨”指的是____

  3. 判断题:诗中表现了对历史的怀念与对亡者的敬仰。 (对/错)

答案:

  1. B
  2. 杨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别》: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但更侧重于离别的情感。
  • 杜甫的《登高》:通过登高望远,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情感更加沉重。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