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青草湖》

时间: 2025-01-26 02:23:54

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

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

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

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

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

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
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
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
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
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
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

白话文翻译:

洞庭湖春水满盈,平静的湖面上锦帆高张。
沅水边桃花盛开,湘江旁杜若飘香。
离开茅山不远,江水与巫峡相连,绵延不断。
天空清澈碧蓝,映照着阳光下的水面波光粼粼。
行船在远处的树影间穿行,鸟儿在危险的桅杆上栖息。
滔滔江水深不可测,一根芦苇又怎能航行?

注释:

字词注释:

  • 洞庭:指洞庭湖,位于湖南省,是中国著名的淡水湖。
  • 春溜:春天的水流,形容水势满盈。
  • 锦帆:指装饰华丽的帆,寓意船只的壮观。
  • 沅水:沅江,流经湖南的一条河流。
  • 桃花色:桃花盛开的颜色,形容春天的景象。
  • 杜若:一种香草,生长在水边,寓意芳香。
  • 茅山:位于江苏省,是道教名山。
  •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位于重庆,风景如画。
  • 带天澄迥碧:天空清澈而远阔,水面碧绿。
  • 映日动浮光:阳光照射下,水面波光闪烁。
  • 危樯:高耸的船桅,形容船只的危险性。
  • 滔滔:形容水流汹涌澎湃。
  • 一苇讵能航:一根芦苇怎么能航行,表示对航行的无奈。

典故解析:

  • 茅山巫峡:两地皆有悠久的文化背景,茅山为道教名山,巫峡则与巫文化相关,二者的提及增加了诗词的文化厚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阴铿是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活在战乱频繁的年代。他的诗歌风格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注重描绘山水之美,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渡青草湖》创作于南北朝时期,诗人在湖边游历时,感受到了自然的壮丽与生命的渺小,表达了对浩瀚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的沉思。

诗歌鉴赏:

《渡青草湖》通过对洞庭湖及周边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自然的壮阔。首联“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描绘出春天的湖面,水势丰盈,船帆高张,意象生动,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展现了水边的花色芬芳,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美好的气氛。

中间部分则通过“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引入山水的连接,显示出自然的广阔与深邃。最后两句“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则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浩瀚江水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感叹个人的渺小与无能为力,形成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描绘春天的洞庭湖水满盈,湖面上帆船高扬,气象万千。
  2. 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用桃花的颜色和杜若的香气,表现春天的生机和美好。
  3. 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借茅山与巫峡的地理位置,描绘出自然景观的延绵与神秘。
  4. 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强调天空的清澈与水面波光的变化,展现了自然的美丽。
  5. 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描绘行舟的情景,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6. 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最后的反思,表达了对自然浩瀚的敬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锦帆”,将船帆比作华丽的锦缎。
  • 对仗:如“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了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思考,传达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洞庭湖:象征着宽广与深邃。
  • 桃花:象征春天与生命的美好。
  • 杜若:象征芳香,代表着自然的气息。
  • 茅山与巫峡:象征着文化与神秘,增加了诗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渡青草湖》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阴铿
    • C) 杜甫
  2. “滔滔不可测”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江水的喜爱
    • B) 对自然的敬畏
    • C) 对船只的顺利
  3.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爱情的思考
    • B) 对人生与自然的感慨
    • C) 对历史的回顾

答案:

  1. B) 阴铿
  2. B) 对自然的敬畏
  3. B) 对人生与自然的感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 《春日忆李白》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与阴铿的《渡青草湖》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前者侧重于对友人的思念,而后者则更注重自然的壮丽与人的渺小。两者在意象的运用上各具特色,前者多用细腻的描绘,后者则更强调景与情的交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选》:对古诗的选择与分析。
  • 《诗词赏析技巧》:介绍古诗词的鉴赏方法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