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命女 长信秋词》

时间: 2025-01-26 07:20:12

更漏咽。

严禁沉沉金锁合。

别殿笙歌歇。

薰余绣被香烬,睡觉银屏凉怯。

翠辇不来莲炬灭。

月到梧桐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薄命女 长信秋词
作者: 陈霆 〔明代〕

更漏咽。严禁沉沉金锁合。
别殿笙歌歇。薰余绣被香烬,
睡觉银屏凉怯。翠辇不来莲炬灭。
月到梧桐缺。


白话文翻译:

夜深时分,漏壶的水声轻轻滴落,似乎在叹息。大门紧闭,金锁锁住了沉沉的夜。
别院的笙歌已经停止,余香仍萦绕在绣被之上,寝室里,银色的屏风透出一丝凉意,让人感到怯怯的寒意。
华丽的车子没有来,莲花灯也熄灭了。月光照到梧桐树上,已经缺了一角。


注释:

  • 更漏:古代计时器,水滴声。
  • 严禁:指关上门锁,形容孤独和被隔绝的状态。
  • 别殿:指分开的房间,通常指妃嫔的寝殿。
  • 薰余:余香,指被褥上残留的香味。
  • 银屏:象征着高雅和孤独的屏风。
  • 翠辇:华丽的车子,象征身份和地位。
  • 莲炬:指莲花形状的灯,象征美好和希望。
  • 月到梧桐缺:月亮照在梧桐树上,树叶稀疏,象征孤独和凄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霆是明代的一个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其词作闻名。其词风清丽,情感细腻,常表达对女性命运的同情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薄命女 长信秋词》创作于明代,社会背景复杂,女性的地位普遍较低。诗人通过描绘深夜的孤独场景,表现了对薄命女子的同情与惋惜,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女性命运的悲观态度。


诗歌鉴赏:

《薄命女 长信秋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晦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孤独女子的内心世界。整首诗围绕着夜深时分的寂寥场景展开,使用了大量的意象来表现孤独和无奈。

首先,诗的开头“更漏咽”便呈现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滴水声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惆怅。接下来的“金锁合”,则营造出一种被隔绝的感受,象征着女子对外界的无能为力和内心的无奈。

“别殿笙歌歇”,进一步强调了孤独的主题,音乐的停止象征着欢乐的消逝,余香的萦绕则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接着,诗中提到的“银屏凉怯”,让人感受到一种身处华丽却又孤独的境地,银屏的凉意与女子的内心感受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她的脆弱与无助。

最后,“翠辇不来莲炬灭”,暗示着美好生活的破灭与希望的熄灭,月光照在梧桐树上,缺了一角,象征着命运的无常与女子生命的悲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对薄命女子命运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反映出女性在社会中的困境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更漏咽:夜深,漏壶的水声在叹息,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焦虑。
  2. 严禁沉沉金锁合:大门紧闭,孤立无援,暗示女子的孤独与无奈。
  3. 别殿笙歌歇:音乐和欢乐的消失,代表了美好时光的结束。
  4. 薰余绣被香烬:余香萦绕,暗示着逝去的美好和对过去的怀念。
  5. 睡觉银屏凉怯:银屏的凉意象征着冷漠与孤独,增添了一种悲凉的氛围。
  6. 翠辇不来莲炬灭:失去了身份的象征,光明与希望的熄灭,呈现出一种失落感。
  7. 月到梧桐缺:月亮照在树叶稀疏的梧桐上,象征着命运的缺失与无常。

修辞手法

  • 意象:使用“漏声”、“银屏”等意象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 对比:将华丽的环境与女子的悲苦形成鲜明对比,突显情感深度。
  • 象征:月亮、梧桐等象征了时间的流逝与命运的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薄命女子命运的同情,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女性悲剧命运的深切感慨,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更漏: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孤独。
  • 金锁:象征被禁锢的命运。
  • 笙歌:象征欢乐与美好。
  • 薰余:象征逝去的美好回忆。
  • 银屏:象征冷漠和孤独。
  • 翠辇:象征身份与地位的消逝。
  • 莲炬:象征美好与希望的熄灭。
  • 月、梧桐:象征命运的无常与人生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更漏咽”意指什么? A. 时间流逝
    B. 快乐的时光
    C. 朋友的到来
    D. 幸福的生活

  2. “翠辇不来”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期待与希望
    B. 失落与孤独
    C. 欢乐与美好
    D. 恋爱的甜蜜

  3. 诗中提到的“月到梧桐缺”象征什么? A. 美好的未来
    B. 命运的破碎
    C. 欢乐的回忆
    D. 朋友的离去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女性的孤独与思念。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描绘了对爱与命运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陈霆《薄命女 长信秋词》:表现女性的孤独与命运的无常。
  • 李清照《如梦令》:表达对爱情的怀念与失落,主题相似,但风格更为婉约。

参考资料:

  • 《明清诗词选》
  • 《古代诗词鉴赏》
  • 《女性与诗词》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薄命女 长信秋词》的深刻内涵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