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固怀古》

时间: 2025-04-28 20:40:56

自有此山川,于今几太守。

近世二千石,毕公宣化厚。

丞相量纳川,平阳气冲斗。

三贤若时雨,所至跻仁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北固怀古》
作者:李德裕

自有此山川,于今几太守。
近世二千石,毕公宣化厚。
丞相量纳川,平阳气冲斗。
三贤若时雨,所至跻仁寿。

白话文翻译:

这座山川自古以来就有,至今有多少太守在此治理?近代的二千石的官员中,毕公的德行最为厚重。丞相对河流的宽容,犹如平阳的气势冲天。三位贤人如同及时雨,所到之处都能带来长久的安宁。

注释:

字词注释

  • "太守":地方官员,负责治理一个地区。
  • "二千石":古代官职的级别,表示官员的权力和地位。
  • "毕公":指毕家公,历史上著名的贤君,以德治国。
  • "丞相":古代最高级别的官员,负责国家大政。
  • "平阳":指平阳川,寓意宽广的河流。
  • "三贤":指三位德才兼备的贤人。

典故解析

  • "三贤"指的是历史上德高望重的人物,具体指哪三位贤人可能因人而异,通常与治国理政的智慧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惟中,号贞白,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曾任宰相,文学成就卓著,以诗歌、散文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德裕在北固山时,怀古之情油然而生,借山川之美和历史人物,表达对治国理政的思考,体现了对古代贤人的追慕。

诗歌鉴赏:

《北固怀古》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李德裕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治国理政的追求。开篇提到“山川”,不仅指自然景观,更引申出历史的厚重感。李德裕通过对太守和二千石的描写,反映了古今治国者的不同,同时也表达了对贤良政治的向往。诗中提到“毕公”的德行,突显出李德裕对以德治国的赞美。而“丞相量纳川,平阳气冲斗”则通过对比,展现了理想的治国之道,表现出一种气吞山河的豪情。最后“三贤若时雨”,借用雨水滋润万物的意象,象征着贤人的德行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展现了李德裕对理想政治的美好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有此山川,于今几太守。”

    • 此句开篇即引出山川,暗示历史的悠久,提问多少太守治理,强调治国者的责任与使命。
  2. “近世二千石,毕公宣化厚。”

    • 近代的官员中,以毕公的德行最为突出,表明对古贤的追怀与赞美。
  3. “丞相量纳川,平阳气冲斗。”

    • 描述丞相如同宽广的河流,气势磅礴,暗示理想的政治理想应该如水般包容、宽广。
  4. “三贤若时雨,所至跻仁寿。”

    • 三位贤人如及时雨,传达出对贤人的崇敬,寓意他们能够带来和平与幸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贤人比作“时雨”,生动形象,突显其重要性。
  • 对仗:整首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李德裕对古代贤德政治的追慕,以及对现今政治的思考与反思,传达出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川:象征历史的厚重与美丽。
  • 太守、二千石:代表治理国家的官员,体现了对政治的关注。
  • 三贤:象征智慧和德行,寄托了对贤明政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北固怀古》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李德裕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二千石”指的是?
    A. 一种山石
    B. 官职级别
    C. 自然景观

  3. “三贤若时雨”的意思是?
    A. 三个贤人是雨
    B. 三个贤人如及时雨,能带来恩泽
    C. 三个贤人不如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李德裕的《北固怀古》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但李德裕更侧重于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而王之涣则通过自然景观表现出宏伟的气势与豪情,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唐代文学史》
  3. 《古代诗词鉴赏》